第四十四章 腹地
契苾璋不打算在這邊停留多久。
如今就是要跑起來,一旦停下,就有可能會遭到梁軍的圍攻。不是怕了他們,而是不值得。
按照事先制定的方針,此番就是要打擊梁人的薄弱處,消耗他們的實力,正所謂疲敵之計也。
汴水兩岸有很多商業城鎮,可以劫掠商旅。只需要成功個一兩次,商人們收到風聲后就會不來了,至少短期內不會來。
給沿黃河布防的梁軍輸送物資給養的隊伍,可以襲擊,人殺掉,糧食搶走,搶不走的燒掉。
到前線輪換的州縣兵或土團鄉夫,小股的伏擊吃掉。逼迫他們大隊行軍,但這樣就降低了人員集結、輪換的效率,也增加了成本——本來某縣需調一千人到前線,直接走就是了,但現在不敢走了,必須全州的一起出發,最好給他們配一些有經驗、有戰斗力的部隊同行,這里面產生的問題可太大了。
另外,還有不可忽視的人心、士氣方面的影響。
你到汴州、滑州之類的主要城池附近活動,當地官員、軍將、百姓怎么想?會不會覺得梁軍很無能,居然讓人殺到州城這邊來了。久而久之,人家會不會起什么別的心思呢?可別忘了,當年曹州投降梁人,就是因為看不到希望,灰心喪氣之下降的。
做這種深入敵境襲擾的事情,騎兵都不適合,就得有攻堅能力的騎馬步兵來。當然,騎戰、步戰雙雙精通的也可以,但那個培養成本就太高了——一個騎馬步兵的成本,本就已經大大超過騎兵。
在博浪沙亭休息了一晚,三月初六,他們先牽馬步行,向陽武縣的方向走了約十里。在斥候回報發現梁軍游騎后,立刻翻身上馬,調轉方向,狂奔九十里,殺回了酸棗。
他們不需要像騎兵一樣愛惜馬力,因為他們不騎馬作戰,馬就是純粹的代步工具。騎兵一天奔襲九十里的話,可就沒有作戰能力了,除非你有多匹馬備用。
酸棗津附近來了一些州縣兵,正在清理夏軍丟棄的物資,猛然間遇到殺了回馬槍的夏軍,直接就被殺散了,死傷百余。
飛龍軍在此休息到后半夜,隨后換了備用馬匹,一路往東北方五十里的靈昌縣殺去,也不知道他們的目標到底是哪里,或許根本沒有目標,就純粹是隨心所欲地搞破壞?
……
鄭州城內,朱珍一晚上沒睡。
他手頭的兵其實不少,光衙軍就有三萬余人。此外還有不少土團鄉夫,都是不需要春播的壯丁(種的越冬小麥)。而此時春播基本已經結束,過一陣子,兵力還會更多,他甚至起了集結大軍,渡河至北岸據點,襲擾夏人的念頭。
可沒想到,大河解凍之后,夏人居然還敢過來,如此肆無忌憚,這是看準了宣武諸州內部的空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