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
侍衛親軍萬人已被解散,各回各家。他們嚴格來說屬于民團,出征一年多了,邵樹德也不好意思讓他們繼續服兵役,發了筆賞后就遣散了,等待下次征召。
“長史,河南府那邊可能提供一些補給?”裴迪試探性問道。
“別想了,他們比汴宋還窮,而且要營造宮室,沒法抽調錢糧、人力。”陳誠放下筆,喝了口茶,道:“而且,他們也要養軍啊。”
準確地說,他們要養的部隊是河南府州兵及鐵騎軍。
鐵騎軍是新調過去的,補充戰馬、新兵、器械,同時減少消耗。汝州有牧場,河南府自大順二年起就被灑了很多牧草種子,可以放牧戰馬,可以節省不少糧食消耗。同時,他們也是支援河陽的預備隊。
陳誠站起身,走到掛在墻上的地圖前,看了許久,道:“昔年打全忠,全忠死在四戰之地上面,而今我等也遇到這個麻煩了。”
就北方地形而言,河東絕對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
地勢高屋建瓴,俯瞰河南、河北、關中。欲入太原,必然是上山仰攻,要走很多山道,利守不利攻。而人家出太原打你,所面對的卻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地形,非常輕松愜意。
而且河東表里山河,南有大河、中條、太行,西有大河、呂梁,東有太行,北有恒山,地勢艱險。內部散落著諸多盆地,河流縱橫,農商發達,戶口殷實,民氣悍戰。
河東,其實是一個天然適合割據的地方。
自古打河東,最優選擇莫過于先占上黨,也就是澤潞。
如果一個政權都于洛、汴,而澤潞又沒有掌握在手中的話,河東兵馬下了高原,就直接突入地勢平坦的河內,然后渡河直趨洛陽,改朝換代也不是不可能。
欲攻河東,上黨定然是激烈爭奪之地。
陳誠湊近了地圖,仔細看著。
出河陽鎮的萬善之后,向北走十里就進入太行陘。
太行陘是太行八陘之第二陘,長達四十里,而寬度只有三步,也就是四米多,自古被稱為“羊腸坂”。
陘道幽谷深深,草木茂盛,非常像陜虢的崤函谷道。若有人埋伏于兩側山林之中,威脅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