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齊雪的處境
國內電視劇一般都是采用大團圓式的結局,這次的張柏豪沒有這么做。
生活在這條巷子上的人,在改-革的背景下,最終還是散了,大家也都過上了好日子,住上了樓房,但鄰里之間已經不再向原來那樣,生活久了大家也開始慢慢熟悉這種樓上樓下不交流的方式。
最后一幕也是反映了當下的一個情況生活在樓上與樓下的人,半年后才知道是之前巷子里的鄰居。
出現‘大結局’三個字后,林木直接關閉了電視,在微博上寫下了自己影評。
【感謝張柏豪導演能讓我們這些‘70、80’后重溫小時候的感覺。《巷子》不僅是一部影視作品,更加反應了當下的實際情況。
跟大家說句實話,在這個小區生活三年了,我還不知道對門的鄰居叫什么,在這個大樓林立的時代,我們已經無法感受到‘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的含義了】
這篇影片是林木的真實感受,一口氣寫了下來。
發表沒多久就有人開始在下面點贊評論。
“真實了博主。”
“牛啊,你寫的這些正是我想說的。”
“博主寫的東西簡直是一針見血,你的微博關注了。”
“不得不說這個博主有點東西,上次對《開端》的影評就寫的不錯,這次對《巷子》的評價也很獨到。”
看到有人問收視率會是多少,林木嘆息一聲,自言自語道“相較于《開端》,《巷子》還是有一些劣勢的。一輛小小的公交車上幾乎每天都有一段屬于自己的故事,大結局更是給每個人安排了最好的結局。而《巷子》的大結局太過于真實,但又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巷子》的收視率還是差點啊。”、
翌日。
京城別墅。
張柏豪打開了已經好幾天沒有用過的電腦,等著文化總局官網公布昨天的收視率。
《巷子》播出到第十集的時候,收視率終于迎來破三,但張柏豪的心中沒有一點高興的感覺。
這段時間網上經常會拿譚越與他做比較,讓張柏豪很是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