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
他們,是足以和蠻族正面對沖的儒門軍伍。
與“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的刺客流搏殺儒不同,他們的作用就是沖進蠻族的陣營中,拖慢他們行進的腳步,給后方的儒門山海人施展儒門術法爭取時間。
沖鋒在前,陷陣其中,是為壯威。
儒門尊為士者。
但是培養一名壯威之士,耗費往往是培養其他儒生的數倍乃至十數倍,譬如這軍糧,歷來最低都是中品軍糧,能夠滋補正氣,提升身體強度。所以連吃了半月低品的弱米,難怪士兵有所不滿。
種齊放揉了揉眉頭,他是種家的后人,自然要知道更多的一些內幕,譬如這軍糧的問題。
那小伙夫說的沒錯,原本劃撥給逐蠻塞的軍糧的確是三成上品,五成中品,二成下品,但是就在不久前,被臨時改換了。
不僅僅是逐蠻塞,幾乎整個北域,后勤供給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蠻塞因為地處淵州,并不是蠻族正面主攻的方向,所以軍糧被完全替換成了下品。而據種齊放所知,哪怕是莽州和肅州的正面戰場,搏殺之儒的軍糧供給也有所調整,調低了中高品軍糧的比例,而增加了下品軍糧的供給。
而原因,就是因為遠在中京,最近幾個月聲名鵲起的萬安伯——陳洛!
自從武道開辟,武夫得以修行,軍方發現那些從未吃過中上品軍糧的普通人在接觸到中上品軍糧后,血氣沸騰,身體強度提升極快。
雖然不能和壯威之士相比,但是勝在人多啊!
每年真正在戰場上奔走的壯威之士不過七八萬人,而且一戰下來,還能活著的不超過一萬人,其中依舊能再上戰場的,不超過三千人。
而培養一名壯威之士的耗費,足夠三名普通儒生的消耗,又或者一支三百人的武者隊伍。
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此外,《三國演義》的問世,也在短時間內改變了戰局。家族來信說,折家那個小屁孩居然召喚出戰陣英靈關羽,按家中那位大儒的分析,隨著時間的普及,戰陣英靈將成為沖陣的主要方式。只要凝聚戰陣英靈的軍伍足夠多,就能形成源源不斷的沖陣之勢。
或許百年后,壯威之士將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了。
對于這個判斷,種齊放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