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象山渡海,學子問圣
……
凌絕頂雙眼不眨地望著陳洛,劉沉舟不自己攥緊了手中紙扇,夏晴川死死地抓住了王不歸的胳膊,用力地擰著。
王不歸疼的臉都變了形,卻不敢出聲,怕打擾到陳洛,只要咬住了自己的另一條胳膊。
入園學子也一個個鼻息凝神,身為儒家學子,誰又不知道“象山渡海”的故事和背后蘊意呢?
難道今日,他們要多出一段日后可以夸耀的談資了?
陳洛此時手中七彩氣閃耀,凌空落下——
險夷原不滯胸中,
何異浮云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
月明飛杖下天風。
一詩寫畢,那漂浮在空中的二十八個雅文文字微微一顫,此時幻境再度顯現,那胸中青氣繚繞,踏海而行的象山先生突然睜開了一直緊閉的雙眼,微微側頭,似乎穿透了時光與空間,看向了陳洛,淡淡一笑。隨即抬起竹杖,朝著陳洛的方向輕輕一點。
這一杖點來,似有一道青光出現,幻象隨之消散,但青光卻沖出了幻象,在那剛剛寫就的七彩雅文詩詞上一繞,仿佛像一個帶路人一般,將這二十八個字依次牽引進入了奇花花胎之中。
奇花花苞頓時青光大放,卻不似之前的奇花那般瞬間盛放,而是緩緩舒展開來。
……
“幾位先生,梧侯剛才那首詩……”一位夫子走到前排大儒處,躬身求問。
此時幾位大儒也是面色凝重,彼此對視,最后草堂大儒率先張口道:“圣道詩!”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草堂大儒緩緩說道,“初聽尋常,但是細細琢磨,險夷不入心,浮云過太空,這一內一外,是一番境界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