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省長的自白
王鴻濤抬頭看了一眼,說道:“健峰省長來了,你先自己倒茶,我把這份文件簽完。明天農業部部長要來,得你去接待,我打算去保山市、普洱市調研,普洱茶得大力發展呀,我們做的遠遠不夠。”
等王鴻濤收起筆,雷健峰鼓起勇氣說:“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書記是我輩楷模,真正的人民公仆!”
王鴻濤笑道:“健峰省長,既然選擇了從政,總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是我批評你,滇省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很滯后,干部的擔當意識不足,干事創業的手段不夠,習慣于‘等、靠、要’,創新思維的意識、能力遠遠不夠,必須得下去給他們施加壓力,他們才能有動力,只有動起來,一潭死水才能散發活力!”
“和書記比起來,我真是自慚形穢,在滇省干了快有十年了,已經把這里當成了第二故鄉,可回頭一看一無所成。哎,愧對父老鄉親呀!書記,今天過來是想和您敞開心扉的聊一聊。”
王鴻濤意識到了什么,說道:“那我們就暢所欲言,好好交交心。”
“書記,有段時間,我過度看重自己在事業發展中的貢獻,放大了自己在其中的作用,總覺得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產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以至于犯了不少錯誤!”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哎,書記,擔任副省長以來,我在交往中失去了底線,不講原則;失去了界線,不分彼此;失去了防線,不加防范。手中有了一定權力以后,奉承、巴結的人多了,自己開始飄飄然,放松了警惕,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的風氣見怪不怪,也讓一些心術不正、有求于我的人鉆了空子。接受他人錢財時的緊張不安,逐漸變為后來的習以為常;這些違紀違法行為,都被我自我安慰地定為‘正常的人情往來’,我在自欺欺人和心存僥幸中,由人民的公仆蛻變為人民的罪人。現在想想,當初如果有一次堅定了拒收的決心該多好啊!可惜悔之晚矣。每天我都生活在懺悔之中,每天晚上我都要吃安定才能睡著,睡覺之前想著這些事,醒來就是這些事,太痛苦了!”
此話一出,王鴻濤知道雷健峰是來攤牌的,看來方天的被抓讓他徹底認清了形勢!
“世界上根本沒有免費的午餐,送錢的人并不是朋友,他們的朋友其實是金錢和權力。現在看透了,有些晚了。要知道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無論是誰所犯罪行遲早會被發現、查處、制裁。現在你認識到了錯誤,也算是件好事!”
雷健峰感嘆道:“從第一次的謹小慎微,到后來執迷不悟,我是一步一步將自己送進深淵。為了錢財走到今天這一步,我十分懊悔,十分痛恨自己過去的行為。”
王鴻濤說道:“錢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怪東西。如果心靈不純,想過多地占有它,它就能毀掉你的一生!組織給予我們的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的實際需求,金錢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現在,確實有一批人工作上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在不斷弱化;生活上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越來越突出。這是產生貪污受賄等嚴重違規違紀問題的總根源。失去了自由的時候,才感覺到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書記,您來滇省任職,應該帶著命令吧!”
王鴻濤直言不諱道:“確實有你的幾封舉報信,關于明和大廈和一些項目、工程。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反腐態勢已然形成,犯了錯誤抹不掉、藏不住、躲不過已成為普遍共識,主動投案正從‘現象’向‘常態’轉變。健峰,既然認識到了錯誤,那就向組織說清楚,只要相信組織、依靠組織,迷途知返、主動投案,組織就會給予寬大處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希望你放下思想包袱,懷著對黨的忠誠,懷著對黨紀國法的敬畏之心,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今天的談話我會如實向紀委反映。”
“感謝書記,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