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國慶來臨 盛世長安
有著千年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長安,文旅元素俯拾皆是。“千宮之宮”大明宮遺址公園,處處體現著大唐盛世的恢弘大氣;繁華街區上隨處可見的漢服少年,洋溢著千年古都的青春氣息;越來越多的外國面孔,串聯起這座都市的國際形象……
長安的普通街道上,隨處可見尋找歷史印記的游人。
來自成都的蘇女士在西安逗留了三天,長安的“文藝范兒”為她們一家留下了難忘的回憶:“《長恨歌》在真山真水間,讓書中歷史走到你我面前。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秦腔,吼出了秦人骨子里的自信與倔強……”
《功勛》《裝臺》等6部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以及“飛天獎”“金鷹獎”,《人生之路》等3部作品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延水謠》等40多個重點文藝創作項目已蓄勢待發。紛呈迭出的文藝精品創作,給游客奉上了一場影視盛宴,更彰顯了“以文鑄魂”的古都魅力。
古都長安代表的盛唐文化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膚如凝脂、螓首蛾眉、巧笑倩兮……大唐仕女的柔美風韻聚于畫筆之間。一邊手提著充滿濃郁唐風的燈籠,一邊沉浸式品讀中國文化、體驗夜游宴飲、感知盛唐氣象。身處現代,卻仿佛穿越了盛唐的時光隧道。
這是長安以文化為魂,重點打造的旅游精品項目,震撼了游客,不虛此行!
長安旅游的視頻充斥著網絡,占據了各大短視頻平臺,熱度持續在增高。
有網友說“長安是傳統文化輸出的天花板”,長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共擁有各類博物館159座,平均每8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位居全國前列,全部向游客免費開放,贏得叫聲好鋪天蓋地!
“文化”,是舞臺書卷中的精品展現,是藝術場館的美妙輸出,也是城市街巷中的娓娓道來。正是這些看得見、摸得著、可感知、可體驗的文化元素,讓長安更有層次、更具生命、更贏得人心。
一座城市引人向往,不僅源于山水之美、人文之美,更源于整體城市形象的鮮明特色,厚重與時尚、傳統與現代,開放與包容的長安,向來自海內外的四海賓朋,展示著文明向善的“城市氣質”。
數以千萬計的游客從四面八方而來,擁擠的人潮再次見證了長安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的文明底蘊。1600萬長安人愛城如家,積極響應錯峰出行倡議,主動發起“讓景”“讓客”行動。
鐘鼓樓下,大家熱情地給外地游客指路引路;斑馬線前,駕駛員耐心地等候游客安全通過;景區內外,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們隨時服務……
在游人的口中心,長安都將成為避不開的熱詞、揮不去的記憶,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入發展,古都長安這張旅游名片越來越亮!
斗音對長安的支持是不遺余力的,由本土音樂人創作的歌曲《長安人的歌》,真可謂是在朋友圈刷了屏。最近又在各大網絡以及短視頻app里大紅大紫的火了一把。尤其在斗音為甚。歌曲里的副歌部分這么唱著“長安人的城墻下是長安人的火車,長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長安大廈高樓是連地一座一座,在長安人的心中這是長安人的歌”。
從國慶前到現在刷抖音經常就可以刷出關于長安旅游的小視頻。就連外地人都調侃,長安旅游把斗音包場了。其實不得不承認,斗音給長安的旅游帶來了新的生機,放眼斗音很多抖友都已“被騙到長安”為標題,大發的在長安地標性建筑鐘樓、回民街、永興坊、陜歷博、兵馬俑、大雁塔等地方打卡的小視頻。
旅游的火爆是長安市委、市政府在背后默默的付出,王鴻濤高度重視假日旅游工作,親自參與各項保障工作。市文旅局提早安排、統籌協調,節前、節中不間斷開展督導檢查。公安、交通、工商、物價、質監、宗教、食藥監、城管等市級部門各司其職開展執法檢查。各區縣政府和相關開發區管委會高度重視假日旅游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切實履責,全市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實現了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的目標。
當人們正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時,有不少干部職工為了節日而放棄休息,仍兢兢業業堅守在工作一線。市委書記王鴻濤時刻牽掛著這些干部職工。10月2日,帶隊來到火車站派出所、雁臺區交警大隊卡點等處進行了走訪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