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熟悉工作
第二天上班后,谷榮來匯報工作,給了一張名單,都是他在政法委這么多年觀察得到了結果,王鴻濤看后除治安大隊隊長均認可,便讓谷榮和志宏一起在辦公,和自己分管單位穿插起來,隱秘的叫這些干部談話,面對面交流一下,最近一周就不外出了。
第一個來的是縣委辦主任楊曉東,算是正式向主管領導匯報縣委辦情況。
對于縣委辦,王鴻濤主要關注的是領導崗位空缺情況,按慣例協調自己的縣委辦干部要掛副主任頭銜,可是幾個副主任都沒有調整的跡象,志宏只能等機會。
匯報完后楊曉東欲言又止,王鴻濤估計他想說的就是常委副縣長的事,也就裝糊涂,這事自己可沒辦法。
最后楊海東還是忍不住說了:“王書記,論資歷我這縣委辦主任也當了五、六年了,伺候了三任縣委書記,現在想微調一下都被打回來了,聽說市里準備用咱們蔬菜局局長當副縣長,那才是農業局的一個二級單位,我有些想不通,還希望王書記幫我在市里面說說話。”楊曉東意有所指,誰都知道自己跟郭鳴雄的關系很密切。
“曉東主任,有機會該說的我肯定會說,不過這種事主要還是看你自己了,推薦你任常委副縣長我是投了你一票,但是縣委只有推薦權,我們能做的都做了。”
“謝謝王書記,我再想想辦法吧。”
王鴻濤也有些納悶,按道理楊曉東也服務了領導幾年,解決這么個事情也是順理成章的,雖然好奇但也沒多嘴去問,領導肯定有領導的道理。
說曹操到曹操就到,緊接著蔬菜局局長高功名滿臉堆笑的進來了,說道:“王書記,蔬菜局向你報到!”
客套幾句話,高功名開始匯報:“王書記,我簡單匯報一下全縣大棚產業的發展情況,寧陽棚栽業由1992年的21棚,發展到目前的3.8萬棚,已成為全市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形成了北部發展茄子,中部發展黃瓜、西紅柿,南部發展辣椒的產業種植格局,打造出了寧陽茄子、石河溝黃瓜、南莊小瓜等果蔬品牌。蔬菜年產量為24萬噸,產值億元,棚均收入16300元。建成了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占地600畝,110個大棚,按照產、學、研一體化的模式,開展試驗示范、創新研究和培訓教學等工作,為周邊幾個縣城,十幾個鄉鎮提供優質種苗,同時也拉動了100多人的就業。”
王鴻濤聽到這些成績確實斐然,怪不得能從二級局局長直升副縣長,恐怕是有強力人物在做推手,高功名能力有,膽量更有,要是不那么張揚就好了。
“高局長,你可是為我們寧陽的蔬菜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呀!既然我負責協調你們蔬菜局,就簡單提點意見吧,我覺得我縣的棚栽業還要以綠色、有機為方向,努力打造具有寧陽特色、有市場競爭力、有發展潛力的寧陽蔬菜品牌,做亮寧陽蔬菜品牌,提高銷售價格。”
“王書記的意見真是高屋建瓴呀,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回去后我一定落實到位,作為今年蔬菜局發展的重要目標。”
王鴻濤最近已經習慣了這種彩虹屁,笑了笑沒說什么。
高功名從上衣口袋里摸出個厚厚的信封說道:“王書記,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王書記以后多支持我的工作,干了快十年局長了,也想進步一下。”
“高局,拿回去吧,我不缺這個。你放心,工作上一定會支持你,該說的話我會說的。”王鴻濤不可能跟他有任何金錢上的來往,不會自掘墳墓。
高功名也沒強求,畢竟以前沒有太多的交集,以后好好巴結就是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