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另辟蹊徑
散場后,王鴻濤一個人在街上溜達,以后來者和旁觀者的角度認真的看了看鎮北市區的市容市貌,感覺就是臟、亂、擠,最繁華的中心街像鄉鎮趕集一樣,雜亂無章、沒有規劃,街道擁堵、道路狹窄,沒有一點現代都市的感覺,更不用談城市品味,腦海里不由的勾勒出十年后市區的模樣,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座萬達城,不過老王現在的目光應該放不到迎江這四線城市。
正好周末,王鴻濤讓小俊通知師范同班同學,下午請他們吃個便飯。明天周日,安排寧陽初中同學。
迎江太注重人情往來,這事不了結,始終是個心病,王鴻濤可不想因為幾頓飯被人說三道四,比如目中無人、不念舊情。
周一上班后,王鴻濤利用一個小時迅速批閱了上級來文,安排了三天內40多個檢查、調研,便立刻起身迎接水利部副部長的調研,市委書記陪同;下午是省發改委副主任的調研,市長陪同,都需要鎮北區主要領導陪同,戚書記不在,只能王鴻濤親自上。其它副區長也是全部安排的滿滿當當,就這樣還安排不過來,征用了區委那邊的領導和退二線的區級領導。
當了區長后,王鴻濤發現接待各級領導、部門的檢查、考察、調研、參觀在區政府日常工作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省、市的部分會議要求主要領導親自參加;每天最少要批示30份以上的文件。
大量的時間浪費在陪人以及文山會海中,每周最多能騰出來一到兩天來抓實際工作,如果不加班連最基本的日常工作都干不完,更別說謀發展、抓經濟了。
忙完了一天的接待,回到辦公室已經晚上八點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真正落到實處,開始按照腦海中的印象構建鎮北藍圖。
第一件事是工業園區,從籌備期就要按照省級一類園區的標準來打造,在迎江市鎮北區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它縣區根本無法比擬。以園區為龍頭,帶動鎮北經濟高速發展。
第二件事就是政府債務,這個問題不解決,將是鎮北發展最大的掣肘。
第三件事是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48所、幼兒園21所,全面落實13年免費教育,打造兩所省重點高中,追上迎江中學,打造三到五所知名重點初中,在全市排在前列。
第四件事是五年內新建各類保障房2萬—3萬套,打壓即將抬頭的高房價,減輕鎮北區群眾的生活成本,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第五件事是城市規劃,提高城市品味,全力加快城鎮體系建設,配合市上做好五大城區改造項目,做好城郊被征地村組三產安置建設協調工作,加快實施10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加大6個省市重點鎮建設,新建車位8500個。
第六件事是切實提高農民收入,壯大主導產業。蘋果產業注重土地流轉,新建改造果園3萬畝,總產量達到30萬噸;蔬菜產業堅持規模擴張,不斷擴大反季節蔬菜、草莓、甜瓜等種植規模;新建8座淤地壩;續建新建農村公路、生產道路17條61公里,治溝造地8700畝,實施坡改梯3萬畝。
王鴻濤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六件大事,如果都能做到,那這個區長就沒白當。至于人事方面,戚書記給那就拿著,要是不給那就算了,無所謂,只要他不嚴重干擾政府工作就謝天謝地了,常說書記管人、區長管錢,可往往強勢的書記連錢一塊管了,作為市委常委的區委書記,區委常委們跟應聲蟲沒什么兩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