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公交車站的愛情
蔣濤臉上無光,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出了大門,王鴻濤說道:“你不用過于自責,我知道這是基層的通病,但是讓人觸目驚心!蔣濤,農業局多少個機構?多少個編制?”
“書記,農業局下設事業單位16個,共有編制203個,其中副科級以上實職53人。”
王鴻濤啞然失笑:“事業單位改革,勢在必行!蔣濤,我給你布置項工作,你結合實際情況,馬上開始在縣里實施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不要在意那些條條框框,就根據單位職能職責來,該并的并,該撤的撤,管理上采用‘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及時總結經驗,給各縣區的事業單位改革打個樣,你可以隨時向我匯報工作。”
不僅沒受批評,反而被委以重任,蔣濤感覺頭都快充血了,激動地無以言表,全省任何一個縣委書記得到這個機遇都會躲在被窩偷笑三天三夜!
“書記,請您放心,我一定抱著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決心,義無反顧推進賓川事業改革,一定為書記的全省事業單位改革提供經驗。哪怕是做差了,您也能引以為戒,當成反面教材,同樣是寶貴經驗。”
王鴻濤笑了笑說:“你這話和我在銀州搞醫改有些相像,放心大膽干,出了什么問題由我兜著。不要怕打破平衡、利益,堅持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目標是建立高效、快捷的政府機構。我會讓想干事者有機會,讓能干事者有舞臺。”
蔣濤恨不得立即投身到全縣事業單位改革的浪潮中,他知道遇到了千載難逢的良機,把差事干好了,跨越副廳級僅僅是個“小目標”!
接著,在蔣濤的帶領下,王鴻濤在縣里轉了七八個單位,情況基本上大同小異,確實有忙的單位,但也就那么幾個。可能有些是因為領導用人問題,但也間接說明一個單位并不需要那么多人,那些工作幾個人就能干完。
晚飯也在賓川吃的,王鴻濤交代州長張曙光要全力支持賓川事業單位改革的試點工作。
當考斯特回到春城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街道上燈火通明。
剛進市區,王鴻濤看到一個公交車站牌旁有七八個,有人開始攔出租車。
在公交站打車,只能說明末班車已經走了。
王鴻濤看了看表問道:“十點半了,春城的公交車幾點停運?”
這等小問題,車里的人誰會在意?因為他們不可能坐公交!
看到無人應答,王鴻濤說道:“停車,下去看看,也算調研民生。”
下去后,站牌里還剩三人,一對小情侶和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