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 章 黔省人民歡迎王書記
形象工程已經成為經濟浪費的樣板。錢是國家的錢,項目是國家的項目,經濟效益在這里退居其次,而領導人的意志、地方官員的政績效益上升為“路徑優先”。不考慮投入產出比,投資損耗極大,華而不實的政績工程比比皆是,真可謂觸目驚心。
反腐敗中落馬的所有領導干部,無一例外地都與此有關。這格外發人深思。貸款本身雖然并不產生腐敗,但權力資本介入之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人說,“腐敗分子在那里,就在政績工程中,就在舉債貸款里。”
過去人們不理解,以為只有經濟發達地區容易產生腐敗,后來發現出問題的許多干部都扎根于貧困地區,原來一切都發生于權力與貸款的結合中?!耙徊鹨唤?,小錢大錢”,老百姓的樸實話,可謂入木三分。
債務成因復雜、清償難度大,涉及經濟部門的方方面面,牽扯前任后任領導班子錯綜關系,已經嚴重影響了地方政府的執政形象。尤其是廣大農村、西部地區,財力緊張、稅源單一,過度負債帶來的負面效應更為突出。個別地方領導竟然成了“躲債干部”、“病急亂投醫”,根本無心搞發展。由于基層政府的債務往往跟群眾利益息息相關,政府還不了債,就會損害群眾對政府和干部的信任。由于清償債務往往是替上一屆政府善后,還要去揭“舊蓋子”、翻老賬,因此不少地方在化解政府債務問題上往往“雷聲大、雨點小”,盡量把矛盾推到下一屆。
最終“埋單者”只能是廣大老百姓,只能是每位納稅人。必須說,債務,是加重稅負的罪魁禍首之一。政府本應在市場經濟中向老百姓伸出“援助之手”,而今在有些地方,這只手蛻變成真正的“掠奪之手”:一方面是掠奪自然資源,大量圈地卻拋荒無數,工廠竣工之時即是停工之日,土地價值無法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另一方面則是對普通百姓的掠奪,野蠻征地、野蠻拆遷業已成為基層的最主要矛盾;最后還要從老百姓身上掏出債務的均攤錢。
對此,王鴻濤堅定的站了出來,堅決地說“不”!必然會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十點左右,錄制好的音頻開始在酒店大門循環播放,提醒著大家,關于政府拖欠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賬款,大家可以隨時進來投訴、舉報!
十點半,看到酒店門口圍滿了看熱鬧的群眾,但沒有一個人進來投訴,王鴻濤直接走到大門,笑著和群眾打招呼。
忽然,群眾中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真的是王鴻濤書記,鴻濤書記來q省了!”
不一會,歡呼聲整齊劃一,響徹整條大街:“王書記,歡迎您!王書記,歡迎您!”
不少人嘀咕:人家已經不是書記了!升官了!
但這又何妨?大家就是喜歡叫他書記,以后還會當更大的書記!
王鴻濤拿著擴音器,笑著說:“大家好,我是王鴻濤,這次來q省只干一件事,給q省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還債來了。請大家幫個忙,宣傳一下,政府欠你們的錢,都可以來這個酒店舉報。你們要是不來,我就了解不到真實的情況,就沒辦法為黔省的企業家們服務了!”
“王書記,真能舉報嗎?舉報有用嗎?”有人發問。
王鴻濤笑著說:“有用沒有進來試試不就知道了?大家是不相信我的人品呀!”
“哈哈!”“王書記,我們相信你!”“王書記的人品不容置疑!”“王書記,您來q省當書記吧!”……
越說越離譜,王鴻濤趕忙對那個提問的人說:“老哥,你是不是有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