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阿史那曜呢,便趁機利用了這個流言,炮制了一份傳位詔書,將沈繼“名正言順”地推上了龍椅。 根據這份傳位詔書,傳國玉璽應該在沈繼手里。 事實上,沈繼和阿史那曜都沒有見到傳國玉璽的影子。 新年的時候,元安駕崩,他的遺詔也只是一份血書,也沒有傳國玉璽。 還有隨后馮龜年只是挑了個沈氏宗室做小皇帝,沒有自己上位,外界便有猜測,懷疑馮龜年也沒有拿到傳國玉璽。 畢竟馮龜年有地盤、有人馬,若是真的手握傳國玉璽,他完全可以自立為王。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一個“證據”—— 馮龜年選出來的小皇帝,他的即位詔書上,亦沒有加蓋傳國玉璽。 所以,阿史那曜等幾大軍閥都能夠確定一個事實:傳國玉璽定然不在馮龜年手里。 問題來了,傳國玉璽到底在哪兒? “……他們不會懷疑,傳國玉璽在我手里吧?” 阿史那曜意識到這一點,都忍不住想要發笑。 怎么可能? 他若是有傳國玉璽,豈會在沈繼“駕崩”后,再樹一個傀儡? 他羽翼已豐啊。 他完全可以自立為王。 偏偏沒有傳國玉璽,仿佛就沒了“天命所歸”,阿史那曜才不好貿然行事。 再加上,今年天災頻頻,阿史那曜穩固自己的地盤都尚且忙不過來,根本顧不上這些沒影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