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長安的胸懷,替天行道
朱韜目光炯炯的道:“陛下,大唐要讓百濟知曉,新羅不是大唐的盟友。”
什么盟友,在上次賈平安出使歸來后,朱韜就斷言,新羅人不地道。
如此拉攏一下百濟,也能形成牽制。
“陛下,大唐不能被新羅人當做是傻子!”
這話顯然捅了李治的肺管子,他神色淡淡,“鴻臚寺出迎吧。”
鴻臚寺少卿出迎? 這便是迎接朋友的待遇。
晚些? 朱韜帶著一群官吏,儀仗打起? 浩浩蕩蕩的出了皇城。
長安城外? 百濟使者已經喝了三杯茶水,被羊油膩的想吃干餅子。
“大唐這是何意?”
他忍不住問了隨行的大唐官員。
“這……應當是要稟告吧。”
這些地方官員哪里知道大唐的外交政策變化? 都覺得是故意怠慢。
故意怠慢也是一種外交語言,讓你知曉大唐的態度? 要么低頭? 要么就哪來哪去。
使者想到了國中對他此行的殷切期盼,不禁含淚道:“我帶著真誠而來,可……上次大唐使者,那個武陽伯說長安將會敞開雙臂? 迎接來自于百濟的朋友。雙臂沒看到? 耳巴子倒是挨了一下。”
隨從們都陰著臉,連茶水都不喝。
“有人來了。”
城門里一陣嘈雜,接著儀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