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長安的胸懷,替天行道
“朱少卿,百濟使者可有要求?”
出使出使,一般都是匯報一下自家最近的情況,以及和周邊國家的紛爭什么的。然后大唐需要表個態(tài),比如說支持新羅,那么就會告誡百濟好自為之。
這就是外交的意義。
還有一種就是有求而來。
朱韜笑道:“百濟使者甚至有些語無倫次了,說是新羅頻頻在邊境襲擾,那金庾信時常領(lǐng)兵呼嘯而過,若是不小心,便會被他帶兵侵入。”
新羅!
“新羅依舊是想著擊敗百濟。”賈平安篤定的道:“我上次見過金春秋,此人深沉,野心勃勃,并非平庸之輩。”
“老夫知道,你不必說。”朱韜沉吟了一會兒,“金春秋繼位,既然是野心勃勃之輩……他首要當(dāng)是懾服國中的各路勢力,在此之前,他不敢對外開戰(zhàn),否則根基不牢,一旦戰(zhàn)敗,新羅國中便會反對聲四起。”
賈平安:“……”
這個老是喜歡打斷別人的話,開口就是‘你不必說,我知道’的朱少卿,眼光竟然如此犀利?
新羅和百濟再次開戰(zhàn)是在數(shù)年后了,在此期間,金春秋就是在鞏固自己的權(quán)位。
小瞧了天下英雄啊!
前有王玄策,后有朱韜,大唐有無數(shù)這等官員,這才是大唐盛世的締造者。
賈平安心中歡喜,他知道,這樣的大唐只要避開那些大坑,再改造一下,便能把盛世延續(xù)下去。
而眼前這位朱韜就是一位難得的外交人才。
“朱少卿……”
“你不必說,老夫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