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各方代表弄進朝中去,大家對某事是什么意見都在朝中統一了,隨后施行就再無阻攔。后世的議會制度也是這個尿性。 一旦各方代表進了朝堂,隨即就是扯皮。一件事兒原先能半日決斷,弄不好就變成了曠日持久。 朝會開始。 來了! 賈平安是逍遙派……哥才三十歲,沒戲,看戲就是了。 這位才是真正的逍遙派,蹲在太史局不動窩,什么高官厚祿與老夫何干? 小賈,咱們看戲。 “陛下,臣附議!” 若說大唐是個修真界,村正坊正等人就是外門雜役;小吏是外門弟子,縣令是筑基期弟子;刺史是金丹期;六部尚書是元嬰老怪;宰相們是合體期…… 但最牛逼的還是帝王,作為天道般的存在,俯瞰一眾大佬。 李治沉吟著。 武媚低聲說道:“如今六人皆是陛下的人,那些人很是不滿。” “朕知曉。” 但若是多了外人,以后朝中再想順利推行帝王的意志就難了。 記住了,這便是帝王,學會妥協的帝王。 這是慣例問話。 皇帝妥協,群臣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