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投產了
大佬就是大佬,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康斯坦丁·安東諾夫和一個伊戈爾·雅羅斯拉夫斯基的團隊就完成了對“太行”核心機技術資料的審閱工作,并且給出了初步的設計草案。贠
在看了這份草案之后,張起航只能感慨,張老先生打下的底子就是牛X:只是這份草案,安東諾夫和雅羅斯拉夫斯基就確定,可以在“太行”核心機的基礎上設計出一款涵道比在6.8-7.5之間、最大推力在135千牛只165千牛之間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當然,至于具體的參數,還需要與各方面進行溝通、協調,才能夠最終確定下來。
“7.5的涵道比,起步就是26的總壓比,這有點嚇人啊,”彈了彈這份草案,張起航向康斯坦丁·安東諾夫問道:“康斯坦丁先生,咱們國家的材料技術能提供足夠的支持嗎?”
康斯坦丁·安東諾夫的表情很淡定,說道:“這個還需要和相關單位溝通,不過就算暫時沒辦法提供足夠的支持也沒關系,這樣一個項目,對于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相關科技和領域實現技術大進步的好機會,我們在制定技術方案的時候,要略高于國家當前的技術水平,然后憑借著這個項目整體帶動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
當然,這么做也不是沒有壞處,那就是項目的整體進度可能會因為其中某個環節的進展不順利導致拖延和延遲交付,但相比于整個項目的帶動作用,我們都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有備份。”
對了,我們有備份!
張起航這才反應過來:哪怕這個項目不能夠順利完成,也不會耽誤大運團隊,他們完全可以用D-30KP-3頂上去……我怎么把這個給忘記了?贠
想到這,張起航痛快的點頭:“既然這樣,那你們再把草案審議一遍,確定沒問題的話,就把草案遞交給給項目委員會審批吧。”
“好的,”康斯坦丁·安東諾夫應了一聲,隨即好奇的向張起航問道:“先生,您不參加審議嗎?”
“我不去,”張起航笑著說道:“咱們集團在敘利亞的工廠正式投產了,我得去湊個熱鬧。”
……………………
是的,華騰工業集團在敘利亞霍姆斯省的工廠終于建成投產了,雖然這只是一個CKD組裝工廠,但這個工廠的建成、投產,對于敘利亞政府而言仍然是意義巨大——要知道,在這之前,身為敘利亞保護國的大毛,甚至不肯將拉達這樣技術水平還處于幾十年前的落后車型拿來敘利亞進行總裝,而華騰工業集團呢?他們上來就拿來了自家最先進、在華夏市場賣的最好的凱越轎車。
誰的合作誠意更足,一目了然。
所以,敘方政府特意邀請張起航在這個隆重的時刻、參加這個慶典。贠
而對于華騰工業集團而言,敘利亞市場作為自己正式邁出去的第一步,當然也高度重視,張起航和馮國慶老爺子都決定親自趕赴敘利亞,出席霍姆斯工廠第一輛車的下線儀式。
下了飛機,張起航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前面的薩米爾·哈利勒,微微一愣,他趕緊快走兩步上前,客氣的說道:“哈利勒先生,您怎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