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姚大友犯事
“孫老哥,你們大嶺村農業主要是以什么為主?”
江一鳴找他們閑聊,順便摸摸情況。
“我們大嶺村都是山地,主要種植茶葉、煙葉以及蔬菜和水果,每家都養的有豬、羊、雞、鴨等畜禽,但因為路不好走,種植的規模又小,搗騰的這些東西換不了幾個錢,年輕勞動力都去市區,或者北上廣深去打工了。村子非常破敗,我不是因為不舍得把孩子丟在家里,我也出去打工了。打工兩三個月,都比在家務農一年掙得多。”
孫明剛說道:“縣長,您和政府可要幫我們想想辦法啊,這樣下去,我們真的越過越窮了啊。”
“孫老哥放心,政府不會不管你們的,但政府只能起到引導和幫扶的作用,重點是你們自己要努力發展。”
“我們努力過,但西川縣這樣的條件,我們的努力都失敗了。”
孫明剛說道:“我們村子里有些人就做過很多嘗試,有的承包山地種植茶葉,有的種植煙葉。有的建造豬舍,養殖豬,有的養雞,但都以失敗告終。”
“我總結過,失敗有很多原因。一是沒有成功人士引導,大家都是盲目的干,很容易走彎路。而農民抗風險非常小,稍微遇到風險,就徹底垮了。二是資金有限。無論是承包山地,還是建造豬舍,都需要不少資金,單憑農民那點家底,根本無法支撐我們去做大做強。三是政府問題。咱們政府有些黨員干部,有那么一點小權,都要用到極致。我們農民還沒發展起來,有些鄉干部就開始薅羊毛,動不動去檢查,動不動要求整改。他們每次來,我們都要好吃好喝的供著,臨走時還要準備些土特產,我們這點家業,怎么夠這些狗東西吃的?”
孫明剛越說越激動:“我去年借錢建了個雞舍,養了幾個月,我雞還沒賣一只,鄉干部與村干部三天兩頭的往我那跑,哪次不弄十幾只雞走?”
“我后來實在受不了了,把那些要東西的干部給狠狠罵了一頓。結果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們以我沒有辦養殖證為由以及污染環境為由給封了。”
“我的縣長,全縣跟我一樣的小型養雞舍有上千家,有幾個辦養殖證的?好,就算規定需要辦證我也認了,可我后來跑了不下十次,他們不是缺這項材料,就是缺少那項東西,說什么就是不給我辦。”
“至于他們說的污染,就更加扯淡了,我自己種了十多畝的橙子,每年需要不少肥料,那些雞糞都是上好的肥料,我每天都收集堆放在一起,哪舍得排到外面去?污染更無從說起!”
“說來說去,他們還不是仗著有點權力就使勁折騰咱老百姓唄!”
聽到孫明剛的吐槽,江一鳴心情有些沉重,他知道,西川縣發展落后,絕不是牛保根說的那樣,純粹是地處偏遠造成的。
西川縣的黨員干部工作作風就存在不少問題。
倘若不糾正,就會進一步的惡化,從而影響西川縣的發展。
這一塊情況,他必須要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