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嬴政的喜悅
安靜的王宮書房中,無數盞燭燈在墻壁四周,一個個擺滿竹簡的木架坐落其中。
而在書房內的蒙毅、韓謁者,此刻全都看向嬴政,而不敢吱聲,誰都看出來,此刻嬴政心中的不安,望著那卷竹簡,別說韓謁者,就是蒙毅,都祈禱著,千萬不要再是什么噩耗。
自從昌平君、昌文君背叛秦國之后,二十多萬將士的死,加之各地楚系勢力害怕被牽連,故而皆有不安之舉,嬴政安撫朝野,穩住整個秦國,已經心神俱疲,若這個時候傳來白衍的噩耗……
想到這里,蒙毅與韓謁者,此刻都有些緊張起來,不安的看向木桌上,嬴政面前的竹簡。
在二人的注視下,嬴政緩緩抬起手,輕輕拿起竹簡,將其徐徐展開。
安靜的書房中。
嬴政似乎都下定很大的決心,深深吸口氣,方才把目光看向手中的竹簡,望著上面寫的內容。
“嗯?”
然而當看到前面幾句的時候,嬴政便忍不住詫異,上面詳細的告知,白衍調動秦軍在各個城邑布兵。
見此,嬴政起身繞過木桌,在蒙毅與韓謁者的注視下,來到書房中閣,站在那巨大的地圖旁,拿起寫滿字跡的竹簡,時不時看著里面一個個城邑名字,隨后看著地圖上的位置。
幾息后,看著白衍有條不紊的應對楚軍的進攻,嬴政緊張的心神,緩緩松懈一分。
不過此刻嬴政還沒有完全放下心,畢竟部署歸部署,楚國項燕、景騏,依舊統領數十萬楚軍,對著白衍展開包圍之勢。
“嗯?親自去遂陽城?”
當看到后面,嬴政看到白衍獨自去遂陽城的時候,頓時皺起眉頭,一臉疑惑,心中再次不安起來,目光倒退到竹簡最前面寫著的內容。
再次看到‘遂陽,秦之魏人卒也’幾個字后,確定一開始獨自面對楚國大將項燕,以及項燕麾下二十萬楚軍的遂陽城守軍,都是此前由魏國降卒組成的秦軍后,嬴政回過頭,看著白衍親自去遂陽城的消息,十分不解。
起初嬴政還感慨白衍決策無誤,先讓魏人降卒應對楚國大將項燕,消耗楚國大軍,然而看到后面,白衍親自到遂陽城領兵抵御楚軍,嬴政心中再次緊張起來,不理解白衍為何要涉險去遂陽城,要知道城內皆非秦軍精銳,都是一些魏國降卒與魏國耕民,更全都是魏人也,統領這樣一支秦軍,獨自面對城外不下二十萬楚國大軍,并且主將還是項燕,這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白衍為何要親自去遂陽城領兵?
懷著濃濃的困惑,提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嬴政拿著竹簡,只能繼續看下去,希望白衍不要出事。
“嗯?”
忽然間,看到后面,嬴政緊鎖的眉頭,忽然一動,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目光,也變得有些不可置信起來。
這一幕。
讓一旁的蒙毅、韓謁者對視一眼,看著嬴政,不明白嬴政為何看著竹簡,時而舒展,時而皺眉,時而不安,時而吃驚。
而嬴政此刻根本沒心思去注意到蒙毅與韓謁者,一股心思,全在竹簡上。
嬴政看著竹簡中,清楚記載著:‘項燕命楚攻,精銳盡出,不得而退,楚軍趁夜而襲,亡而過半,秦俘楚將冶,次日,楚再攻,不得,復日再攻,數日而無功,楚退,楚終失勢,逐換將,秦得糧草……’
看著竹簡上的內容,嬴政無比吃驚,有些反應不過來,甚至再一次確認自己沒有看錯,短短的一番話,嬴政不僅一次次的看,甚至還一個字一個字的確認無誤。
因為在這短短的一番話里,嬴政腦海里已經浮現出,昔日遂陽城發生的場景,遂陽城內那些由魏人降卒組成的秦軍,居然擋住楚軍一開始最猛烈的攻勢,更是在隨后,一直頑強抵御著項燕統領著二十余萬楚軍的進攻,硬生生讓二十余萬楚軍,數日奪城無功,反而死傷不少。
這……不對啊!
這,魏人何時如此驍勇?
嬴政有些懵,眼中滿是疑惑,自嬴政繼位以來,在對魏國士卒的認知中,還從未見過,也從未聽聞過,魏國士卒何時如此驍勇,不僅能獨自面對數倍之敵,就連楚國精銳之師,都能拒之城外,數日終而不得,甚至最后拖到楚軍士疲都失城樓半寸。
“怎會如此?”
嬴政抬頭看向地圖,看著魏國的位置,面色滿是詫異,忽然感覺有些荒謬。
別說此前白衍領兵攻破大梁,滅魏國后,把所有魏將盡數送至咸陽,就算白衍麾下這支魏軍降卒,皆是魏國老卒,也遠遠不可能做到與楚軍精銳交戰,把楚軍殺得士疲。
倘若魏卒當真那么厲害,昔日魏國怎會被楚國連吞江淮數百里,甚至連彭城、焦城等大片疆土,皆為楚得。
帶著疑惑,還沒弄清楚白衍用了什么手段,讓魏人如此應戰,士氣之勇,不懼楚攻,讓楚軍都死傷無數,當拿著竹簡,嬴政繼續低頭看著其內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