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七)現代化的白鶴拳
很快擂臺上的裁判對兩人進行了例行檢查,然后宣布比賽開始。兩人舉起拳頭擺出戰斗的姿態,然后晃動著走向對方。畢羅猜身高臂長,率先出拳攻擊。林永喜身體一晃閃過,然后橫向移動。
看著林永喜的打拳姿勢,眾人感到納悶了。資料上寫林永喜是南派白鶴拳的弟子,可他擺出來的卻是自由搏擊的姿勢,完全不像傳統武術體系下的拳手。眾人面面相覷,最后都看向了張勇勝。
張勇勝攤手聳肩,無奈的道:“我也不認識這人,誰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打白鶴拳。看著姿勢明顯不像,不知道怎么回事。這種情況的確挺奇怪的,容易讓人誤導,等下抽空問問劉洋他們吧。”
擂臺上兩人開始試探性攻擊,畢羅猜站在擂臺中間,林永喜則繞著轉圈。畢羅猜的身體很占優勢,利用臂長擴大攻擊距離,覆蓋了大半部分擂臺的面積。林永喜則以靈活走位應對,步法非常迅捷,閃躲對方的拳腳。
李永喜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轉眼間就繞著擂臺走了兩圈,將對方的拳腳完全閃躲開來。他的反應極快,在閃躲后迅速發起反擊,多用打擊對手四肢關節的技法,讓畢羅猜很是惱火。
這種打法在擂臺上很少遇到,大多數人打拳都是對準了身體軀干的要害部位。比如腦、胸、腹、襠等,因為這些部位遭受重創后能讓人瞬間喪失戰斗力。即便是抗擊打能力強的人,被削弱也會很快。
見到林永喜用這招,張勇勝驚訝的道:“還真是白鶴拳,挺有意思的。是白鶴拳和現代搏擊結合,看似現代搏擊的姿勢,打擊的方位和理念都是白鶴拳的路子。這家伙真是個奇葩啊,怎么教出來的?”
其他人的見識少,沒見過這種打法感到很奇怪,再次看向張勇勝,張勇勝便細細的解釋開來。白鶴拳起源于古代的蛇鶴八打,后來分拆成蛇拳和鶴拳兩門。這種拳法是古人觀察蛇鶴相斗而創立的,是典型的象形拳。
鶴拳主要是模仿白鶴攻擊蛇的招數和路子,把人的四肢看成蛇頭和蛇身,把人的軀干看成盤在一起的蛇尾。白鶴拳攻擊人的四肢,就是在模仿白鶴攻擊蛇頭和蛇身,這種打法非常的罕見。
經過張勇勝的講解后,眾人頓時明白了白鶴拳的原理,感到很是驚奇。古人在武功上的想象力遠超現代人,只是看到白鶴與蛇相斗,居然能想出一門拳法。而且拳法還能開創兩個門派,成為象形拳的典范。
“江湖中練蛇拳的人不少,想不到還跟鶴拳有這么深的淵源。我爺爺說蛇拳以靜制動,那鶴拳的特點是什么呢?”董奇山問道。
“鶴拳以靈動著稱,與蛇拳的以靜制動相對應。你看林永喜四處游走,就是鶴拳的路子。他把畢羅猜的四肢當作蛇身蛇頭,主攻四肢的關節,這也是打蛇打七寸的路子。對關節技不熟的人,很可能吃大虧。”張勇勝解釋道。
趙云飛好奇的問道:“畢羅猜用的是泰拳,又不是蛇拳,林永喜這么打有用么?而且這人出拳迅速,力道也是十足,怕是不容易被擒拿抓住吧?”
張勇勝搖搖頭道:“鶴拳看上去以柔克剛,其實都有一門拆骨的絕技。雖然剛開始時畢羅猜的動作很快,但時間長了多次遭到對方攻擊后,四肢的動作會變慢,這就給了對方很好的機會。”
曾易點點頭道:“而且他的步法很迅捷,身位也非常靈動,不在一個地方長時間就停留,與別的拳手打法明顯不同。我覺得他應該是會輕功的,不會輕功的人,就算步法再熟練,也不可能這么迅捷。”
張勇勝笑著解釋道:“鶴拳對輕功的要求本來就很高很高,他們擅長凌空向下攻擊。如果林永喜也會輕功,十有八九隱藏起來了,打算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如果畢羅猜沒有防備,很可能吃大虧。”
“凌空向下攻擊?”董奇山皺起了眉頭,說道:“這種打法會不會和我的猴拳很像,真要對上他失了先手,那是防不勝防的。”
趙云飛嘆息道:“這家伙藏得挺深啊,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居然還有這些路子。這個擂臺上越來越有意思了,看來是藏龍臥虎,真是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