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
明天就元宵了,沒法再擺攤,也沒法再講學。
因為各處街道的空位,都被商賈們租下來,他們要在元宵節期間做生意。
越靠近舊城,花燈規模就越大,個別地方,提前半個月便開始扎燈。
正好侯宣、陳東等人來訪,朱銘便帶著白勝、石彪,相約李含章、白崇彥、令孤許、閔子順等士子進城游玩。
侯宣在東京住了好幾年,他來做向導進行講解。
北宋的東京,分為新城(外城)、舊城(內城)、皇城三部分。
像國子監、太學、武學,還有士子們擺攤的地方,都在外城的最南端。
眾人經南熏門入城,剛進去就看到大工地。
侯宣指著工地說:“這一大片,正在興修道觀,以前皆為民居。”
朱銘問道:“居住在這里的百姓,都被遷去哪里了?”
侯宣說:“不清楚,反正肯定出城了,或許被安置在城外某地。”
朱銘又問:“讓百姓搬走,朝廷給錢了嗎?”
侯宣說:“按理是要給錢的,但能否發到百姓手里,這個誰也不知道。”
繼續前行,東邊是熟藥惠民南局,也即宋代的平價公立醫院。
這起源于王安石的市易法,規定熟藥(中成藥和藥酒)必須由政府專賣,民間不得私人制作和銷售。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官方藥店,繼而發展演變為公立醫院。
侯宣指著西邊說:“從這條街道過去,有一家清風樓酒店。南方的旅人抵達東京,進城第一家客店便是清風樓。南北兩樓對峙,每樓四層,外觀氣派,內里清雅。外地來客,多以下榻清風樓為榮。其樓高大成蔭,巷中有穿堂風,城內百姓,夏日多至清風樓下納涼。”
朱銘讀過《東京夢華錄》,一個個紙上的名字,不斷出現在眼前,就如做夢般感覺不真實。
公立醫院的街對面,此時開著幾家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