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丟臉了
秦昭等人想得沒錯,呂頌梨是擔心他們搞大了翻車。
首先,是這些藥材收了,不能像之前一樣,一路往前有很好的機會脫手,這次肯定得他們運回長安城才好變現。
其實三四個月的投資期,已經是很短了。但在財富積累的前期,呂頌梨還是覺得慢了。
其次,是整個環境因素。
大黎分遼西、遼東、玄兔、樂浪四郡為平州,其治所在襄平。這里是平州,北邊一大片與外族接壤,不比兗州、冀州。甚至背靠冀州并州的幽州都比它稍微好一些。
在交通交流都不便的古代,想管理好一個偏遠的地方,皇帝通常都會派去一個忠君思想非常重的,能力不怎么樣的一把手。
流放前,呂頌梨在布置后手的時候,就查閱過東南西北幾個偏遠城郡的郡守們,發現確實如此,遼東郡郡守鄭勛就是這樣的。
呂頌梨思索了一下,就能明白皇帝這樣用人的用意。
忠君,便是所謂的思想正確。思想正確,可以保證他不會輕易的反叛和作亂。而能力不足,則保證了他就算反了叛了作亂了,也成不了氣候,威脅不了皇權。
用這樣的人治理地方,皇帝是放心的。
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才不堪任,必遭其累。正因如此,鄭勛對轄下地區的控制力是很強的,但凡有大股的勢力異動,都會讓他們警覺,進而直接采取行動。
呂頌梨這些考量,解釋起來較為麻煩,所以就沒提。
呂頌梨不知道他們的困惑,她這會正和秦母商量晚飯的事,本來他們就已經開始做飯了,現在秦晏一行人的到來,需要改一下今晚的菜單。
如今兩支隊伍匯合到了一處,孩子們也聚在了一起,可以看出,秦葭他們雖然瘦,卻是精瘦精瘦的那種,而且他們眼神明亮,精神頭也很好。
秦蘊、秦澈、秦瀟、秦濱和秦澹就差一些,臉色蠟黃、身形瘦削。特別是秦晏家的老二秦瀟,一路上得到的照顧較少,人瘦了很多,手往他胸口一摸,還能摸到突出的肋骨。
秦母剛剛看著另外五個瘦瘦的孩子,心疼得不行。而且經歷變故之后,他們每一個還都很乖。
看著堆放在一起的野物,秦母尋思著做點什么吃食才好呢。
秦母聽小兒媳提過,魚肉很有營養,孩子們多吃魚,對身體對大腦發育好。于是她就找來小兒媳拿主意,匯合的第一頓飯,給孩子們弄一頓魚片粥吃吃。她之前生病,小兒媳讓人做過,她吃著覺得很不錯。
呂頌梨覺得可行,孩子們腸胃弱,缺了一段時間的油水,突然大油大葷的,會受不住的。
小兒媳也說她的主意好,于是秦母將小兒子叫來。
片刻后,秦晟便帶著人到河邊撈魚去了。
聶云娘都習慣了婆婆有事喜歡找六弟妹商量這一情況,沈二娘和兩個兒媳是第一次見,但呂頌梨的聰慧她們之前就聽周達提起過,見到這樣的情形,只會覺得周達之前所說都是真的。
對于秦二嫂蔡氏和秦四嫂蘇氏來說,看到自家孩子比其他侄兒侄女瘦弱,她們心里也不好受。
特別是蘇氏,公爹沒了,丈夫秦明也沒了,她帶著兩兒子,雖然一路上有二伯哥的幫襯,但心里仍舊惶恐不已。現在好了,跟上大部隊了,她的心總算放下了,母親和世子爺不會不管他們的。
河邊,秦晟等人下水沒多久,就網了一百多斤魚上來。
從沒見過這樣情形的馬進周達等人眼睛都看凸了,沒想到這么一條看著不深的河流,竟然有這么多魚?而且這魚這么好網的嗎?
一路跟隨著大部隊的胡光聰等人看到他們一個個躍躍欲試的樣子,憋著笑讓他們去試試。
“試試就試試。”馬進周達他們擼起袖子接魚網接過,帶著人呼拉拉地下河去了。
周達馬進等帶著十幾號兄弟去河里網魚,剩下的人,除了巡邏的,都自發地動手幫忙。
先將魚清理干凈,再將魚腹部分切出來,用米酒姜塊和鹽腌制起來,拿來做魚片粥。因為魚腹沒有制,給孩子們吃,不用擔心魚刺卡喉嚨。
接著分離魚頭和魚身,魚頭先拿來熬出湯水,他們還往里面放了一些雞骨架子,另外擱了些人參參須進去。
魚背的肉剔了骨,然后剁成泥,再捏成一個個的魚丸。
所有事情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幾口大鍋同時燒著,熬湯、氽魚丸,熬米粥、蒸饅頭……
食物的香氣在駐扎地飄散,孩子們坐在邊上巴巴地看著,駐扎地的氣氛熱烈的就跟過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