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收獲的季節
店主激動道:“是因為咱河中府有了公檢法。”
蔡延慶眉頭一皺,“公檢法?這與你做買賣有何關系。”
“關系可大了。”
那店主道:“以往咱們這開小鋪的,每年賺得錢,至少十有三四得打點出去,運氣不好,多來幾個咱不敢要錢的客人,這一天的買賣可就白做了。
但現在不一樣,現在有了公檢法,咱做買賣可就踏實了,誰若敢不給錢,那咱就去皇庭告他。做買賣生意不好,那是咱沒本事,咱認,可是.很多店鋪關門,都不是因為沒本事,而是因為沒辦法。”
蔡延慶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正好那屋里有客人叫喚,店主招呼兩聲,便又回到店里去了。
蔡延慶看向元絳道:“想必這就是元兄今日約我來此的原因吧。”
元絳點點頭:“這公檢法更有利于商人行商,都是顯而易見的,自從上回警署抓捕一些人后,不但這治安變好了,那些小商販也是來去輕松。”
蔡延慶道:“而提舉常平司就是以錢生錢,錢可引商,元兄是打算今后更多利用商人。”
元絳點頭道:“正是如此。就從鹽法來說,最開始我朝是實行榷鹽法,其中腐敗,簡直是觸目驚心,最終鬧得朝廷都還得拿錢來補助這榷鹽法,于是就有了通商法,但是商人又與邊境將軍狼狽為奸,以次充好,從中漁利。
最后范祥來此,又改用鹽鈔法,如此才漸漸回到正軌,雖也有弊端,但總體來說,依賴商人,反而比勞役百姓,更能夠節約朝廷的消耗。
而如今公檢法又對商人非常有利,我們何不借此東風,選擇花錢雇傭商人。”
蔡延慶沉吟少許,道:“的確!每年販鹽,途中遇難之船,多則三成,少則一成,其中多半都是故意為之。故而之前薛向就已經采用商船運輸,又或將商船、官船合并,讓他們相互監督。
如此,的確減少不少損耗,但是商人始終為求逐利,他們也會想盡辦法,從中獲取更大的利潤。
而且,這也只適用于太平時期,若是戰爭時期,商人還是沒有官兵運輸更加可靠。”元絳立刻道:“商人運輸沒有官兵好使,那只是錢不夠,若是錢夠的話,商人必然更好用。而且,官兵運輸,只是憑借沿途勞役大量百姓,但是在戰后,即便未造戰火蹂躪的內陸縣城,都往往需要恢復數年,導致稅收銳減,這其中的損失,遠比雇傭商人低得多啊!”
“這倒也是。”
蔡延慶點點頭,又問道:“不知元兄打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