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
呂惠卿不禁好奇道:“恩師此話怎講?”
王安石笑道:“以前想要出詩詞集,首先你得作了很多詩詞,否則的話,無法印刷成本,故此許多人都是將父子兄弟的詞都放在一本里面。而這一本詩詞集,遠(yuǎn)比之前的要厚得多,但是里面卻只有十五首詩詞。這種體裁是便于成書。
此外,詩詞不一定人人能夠欣賞,但是故事的話,人人都愛聽,人人看得懂,故此會受更多人喜歡,更適用于書籍買賣,若只能賣給咱們官員,那又能賺多少錢。”
呂惠卿突然是靈機(jī)一動,問道:“恩師可有想過出這種體裁的書籍?”
王安石搖搖頭道:“倒是沒有想過。”
呂惠卿道:“我倒是覺得恩師也可以寫一本,可以以文章為背景,講述恩師在各地為官的小故事,從而闡述變法的理念,如此一來,也可以讓更多人理解恩師為何要變法,國家所面臨的的問題,或許可以爭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王安石聽得是眼中一亮,他又想到,為何當(dāng)初自己的文章抵不過張斐的文章,不就是因為張斐的文章更加通俗易懂,但那到底是文章,而這故事顯然要比文章更加吸引人。
這或許是一個更好的宣傳方式。
值得考慮啊!
很快,這本晏殊的詩詞,就憑借生動的內(nèi)容和新穎的題材,成為了一本現(xiàn)象級的書籍。
一個已故多年的宰相,再一次成為頂流,不少歌妓都跑來蹭熱度,演唱晏殊的詞。
這立刻引發(fā)了很多士大夫們的羨慕嫉妒,到底文人相輕,誰也不服誰,晏殊又不是公認(rèn)的天下第一,他可以,那那我們也可以啊。
但.但是好像這一窩蜂地去跟風(fēng),又有失文人的體面。
而就在這時,名士報上面又發(fā)表了一篇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文章。
此句是出自宋真宗,本是用于勸學(xué),但是這篇文章卻是用來宣傳正版,表示知識是無價的,文人用無價的知識獲取有限的財富,不但可以令自己獲得財富,也可令國人受益,有益于國家發(fā)展。
這馬屁拍得。
很快!
這篇文章就立刻受到廣大文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