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武與法(一)
蔡京道:“首先,如今整個河中府全都在議論咱們皇庭,而這正是我們皇庭所需的。”
張斐道:“這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學生以為這倒是一件好事。”
“哦?”
“此案在學生看來,就如同那吳張氏弒母一案,怎么判好像都不對,都難以讓所有人信服,甚至比吳張氏一案要更為難判。
那吳張氏到底只是一個村婦,老師可以給她一個罪名,同時又不給予刑罰,她不會太計較的,但是對于種將軍而言,這罪名也是不能隨便給的。
可如今經此事一鬧,文武官員都對老師十分不信任,甚至于感到害怕,生怕老師錯判,冤枉自己所支持的一方,而到時老師給出一個公正判罰,他們都會心滿意足,多數人是不會有任何怨言的。”
“聰明,不愧是大!”
“???”
蔡京疑惑地看著張斐。
不對,現在他可是我的學生,即便是大奸,那也是大忠啊。張斐咳得一聲,“其實府衙給不給咱們經費,這都不重要,大活人還能被他們活活餓死不成。
這場官司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皇庭能否在此立足,就看這一場官司,故此我們要做足宣傳,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但這也有利弊,要審得好,就能一鳴驚人,審得不好,那就會成為一個經典的笑話。
然而,這場官司不是那么好審,否則的話,也不會吵到今日。如果他們都對我給予很高的期待,那無論我怎么判,他們可能都會有些失望的,因為他們都覺得自己十分委屈,都想要討回公道。
但如果之前就對我不抱有太多希望,那么我將能夠給他們驚喜,同時讓他們更加信服。”
蔡京點點頭:“學生明白。”
張斐笑道:“但是有一點你不明白。”
蔡京疑惑地看著張斐。
張斐道:“就是那些商鋪的重要性,這絕對是值得的,根據府衙的應對方式和那些鹽商態度來看,他們更在乎是誰得權力最大,而不是司法,若是不能扭轉這個現象,那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到時我們一走,事情又會回到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