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
整份狀紙就一張紙。
不到半柱香,張斐便看完了,放了下來,向四小金剛問道:“你們怎么看?”
蔡卞立刻道:“我認為這張狀紙并未達到開庭的標準?!?br/>
張斐問道:“為什么?”
蔡卞立刻道:“因為這狀紙上主要是針對青苗法,他們只是認為官府這么做,只是為聚斂財富,而并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官府不能禁止宗法,也沒有證明宗法有權力這么做?!辈叹┑溃骸拔衣犅勥@位范學士在京城就反對新法,可見他只是想借這場官司,來打擊青苗法?!?br/>
上官均道:“就算是又怎么樣,我們只看證據,不管他們的初衷是什么,只要證據充足就行。”
張斐問道:“那你認為證據是否充足?”
上官均立刻道:“學生以為這證據足以開庭,因為官府如今確實要執行青苗法,而青苗法規定的利息是兩分,那么官府禁止一分五的利息,這顯然是有利于青苗法的,光憑這一點,就足以令我們開庭審理?!?br/>
蔡卞反駁道:“但這有先后之分,是青苗法先規定兩分利息,鄉紳才規定一個更低的利息,對方這么做明顯是針對青苗法,這狀紙簡直就是倒打一耙。”
上官均道:“就算是如此,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鄉紳們不可以這么做,關鍵鄉紳這么做,他們是不是受益的一方,這并不好說。但官府這么做,青苗法肯定是受益的一方。”
“上官說得很對?!?br/>
張斐突然點點頭,“你們要記住一點,這狀紙的作用,就只是讓我們開庭審理,不會是全部?;谶@一點,證明宗法有權這么做,或者證明官府無權禁止宗法,這顯然是非常難的,基本上很難找到直接證據去證明。
但是,官府現在已經確定要放兩分的利息,同時又禁止民間一分五的利息,至少可以從中確認兩點,第一,這么做的結果,青苗法肯定是大為受益,也就是官府大為受益。
第二,民間肯定是被允許放一分五的利息。這就足以達到開庭的標準,因為官府是不能輕易禁止律法所允許的事,來為自己謀取利息?!?br/>
蔡卞道:“但是青苗法也是朝廷的政令。”
張斐點點頭道:“如果青苗法中,有規定不準他人低息放貸,那張狀紙就是廢紙一張,任憑狀紙上說得再合情合理,但青苗法中沒有這項規定,且沒有任何涉及到約束百姓的規定?!?br/>
說到這里,張斐拿起這張狀紙來,笑道:“其實這張狀紙寫得是非常巧妙,看似簡單,也有可能是倒打一耙,但至少我們無法拒絕,試想一下,如果官府擁有這項權利,那么會導致什么情況,官府想要賣糧食,只需強制性讓民間糧價漲上去,想要收糧食,則可以強制規定糧價低于市價,那就全亂套了,這不但涉及到百姓的利益,也涉及到國家和君主的利息,我們皇庭對此不能置之不理,必須要審理清楚。蔡京。”
“學生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