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換而言之,真正能夠消除蘇小先生心中所憂,其實不是我的司法解釋和皇庭的處罰原則,而是公檢法這一整套制度。”
蘇轍聽罷,愣得一會兒,突然扶著額頭,尷尬一笑:“對呀!我我怎么將公檢法這一套制度給忽略了。”
張斐道:“而我之所以給出這個解釋,恰恰是為解決蘇小先生心中所憂,之前那么多官司,足以證明,民與民之間的官司,并不是那么難處理,最難處理的是官與民之間的糾紛。如果債務不清,皇庭其實是很難為百姓做主的。
之前討要鹽債、軍餉,可都是非常難的,且還需要玩一點點手段,關鍵就在于,在他們的契約中,債務并不清楚,官府其實都有機會是可以勝訴的,只是當時他們并不信任珥筆,以及不熟悉公檢法的審理流程。”
“是是是!”
蘇轍是連連點頭,他現在全想明白了,關鍵這是能夠阻止新法的,在新法中,官府就難以強制百姓,起身正欲行禮道歉,卻被張斐敢攔住。
“蘇小先生無須道歉,這就是公檢法。”張斐笑道。
蘇轍愣了下,呵呵道:“對!這就是公檢法。”
其實張斐之所以給出這個解釋,主要還真不是為處理官民糾紛,而是為商業服務。
別小看這是一個小小解釋,一個小小改變,就只是將債務明細,寫入契約中,并且規定契約等于律法,但這其實勝于王安石很多商業政策。
這甚至能夠讓北宋的經濟更上一層樓,因為商人會更有安全感,那么工商業必然會更加繁榮。
沒過幾日,皇庭便在法報上,刊登關于民事訴訟的查封、撲買制。
比在庭上說得還要嚴格,不但不能動百姓的財物,只能原地貼上封條,而且也不是贏得官司,就馬上能查封,而是要等三次催促后,皇庭才能夠出動法警,去強制執行。
盡量還是民間自己解決,不輕易使用公權力去強制執行。
由于那場“聽證會”引發全民對于律學的關注,這期法報一出,立刻又引發民間熱議。
與此同時,皇庭門前那更是門庭若市,但這些人都不是去找皇庭辦事的,而是擠在皇庭門前的書鋪里面。
因為根據皇庭給出的司法解釋,契約就變得至關重要,其中涉及到利潤、債務,不但涉及到起點,同時還涉及到終點。
之前的那種契約,將徹底被淘汰,而新得契約,已經需要專業人士來擬,一般人是擬寫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