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掌舵人
一旁偷聽的四小金剛,也都是若有所思,他們從未考慮過,法制之法的共識跟儒家思想有這么大的關系。
但你仔細一琢磨,還就是這么回事,皇庭可以強調契約兩端平等,但不可能去強調父子之間平等,這是得不到任何人支持,父殺子,子殺父,面臨懲罰就是天差地別。
原因就是儒家思想,關鍵這個思想是被所有人接受的,甭管這是天生的,還是被教化出來的,這就是一種共識,那么法制之法就必須捍衛這個共識。
遇到此類案件,也就必須考慮這個問題。
其余想跟張斐吵架的士大夫也不做聲了,心想,我們真是誤會他了。
這話說得真是太漂亮了。
儒家思想是深入骨髓,是不可能被替換,根本不需要講,而且這也說明,法制之法其實也是基于儒家思想。
那就行。
心里都還在想,難怪會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原來他的法制之法,也是要遵循儒家思想。
這倒不是張斐有意恭維儒家思想,討這些士大夫的歡心,這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當今天下人共同的價值觀,就是儒家的價值觀,哪怕天下法治,執行的還是根據儒家思想制定的法律條例。
唯一能夠促進思想發生變化,就只有生產力,其余的一切都不好使,春秋的百家爭鳴,就是基于生產力的進步,光憑嘴炮,就能改變,那純粹就是在胡扯。
孔孟二圣從春秋嘴炮到戰國,加在一起百年之久,可結果就只是蕩起一絲漣漪,是經過上千年的沉淀,儒家思想才成為主流價值觀的。
這時,張斐突然瞧見窗外經過一道熟悉的聲音,他立刻喊道:“蘇檢察長,請留步?!?br/>
說著,他又向呂公孺等人,“諸位不好意思,我還有點事?!?br/>
“張庭長請便。”
出得教室,張斐便追上蘇轍,二人沿著專用走廊,往皇庭行去。
“張庭長每回授課,總是能夠給人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碧K轍贊許道。
張斐卻道:“但是我今日來此授課,可不是為了賣弄學問,而是希望那些學生能夠早日進入皇庭工作,畢竟我們這寥寥數人,也就只能在這一畝三分地折騰,但我們職權卻是整個陜西路,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