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
王安石瞧了他們兩個一眼,念在多年的友情,也不想與他們鬧掰,是深吸一口氣,壓制住心中的怒火,道:“這不是我的原因,這是司馬君實的原因,我們制置二府條例司是有自己的計劃,而且我之所以選擇東京東路,也是因為司馬君實早就派范純仁去那邊建立檢察院,這兩年過去了,結果登州的公檢法,還不如河中府,我也不知道他們在搞什么。
而且朝廷的問題一直都是財政不足,而不是治安問題,公檢法雖對新政有一定幫助,但本來就應該是他來配合我,結果現在我遷就他,他們還在那里拖拖拉拉,我現在是等不了了,要是財政出大問題,這責任誰來擔?”
這話非常在理,問題在于財政,改善財政是當務之急,等著司馬光,那得猴年馬月去,財政赤字,你們來補?
陳升之趕忙道:“我去催催君實。”
“你別去了,我天天催,也沒什么用。”王安石擺擺手道。
呂公著又道:“但是你這青苗法確實有問題。”
王安石聽到這話,可就受不了了,冷冷一笑,“是呀!有問題啊!故此去到河中府后,那些大地主是畏之如虎,甚至不惜以低價來抵制我的青苗法,說到這事,我還真得感謝那公檢法,他們是在配合新政嗎?”
呂公著也急了:“你這人怎就不聽勸,如果青苗法去到東京東路,真出問題,新法可能都會毀于一旦。”
王安石道:“只要你們不來添亂,這新政就不會出問題,我在設計新政時,可還沒有公檢法了。”
“你!”
呂公著也脾氣上來,站起身來,“不可理喻。”
說著,他就氣沖沖地離開了。
陳升之糾結了片刻,也站起身來,“介甫,你再考慮考慮。”
王安石道:“不用考慮,我已經決定了。”
陳升之見罷,也就不再多言,搖頭一嘆,出得門去。
他們剛走,呂惠卿便入得屋來,“恩師,他們是來游說恩師配合公檢法嗎?”
王安石狠狠一拍桌子,“他們哪里知道,我早已經在河中府改變策略,利用提舉常平司來增加財政收入,以至于看上去公檢法好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要不是我讓元厚之配合他們,他們公檢法豈能立足。說到這事,全怪張三那小子,出得這些餿主意,弄得現在人人都以為是公檢法的功勞。”
他心里憋著一肚子委屈,就事論事,在河中府,的確是新政一直在配合公檢法,不惜改變自己的策略,如果沒有王安石同意,元絳會屢屢讓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