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爛尾新生·資本重構
2023年7月10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貴賓通道被嚴密戒嚴。一架私人飛機緩緩降落,艙門開啟的瞬間,許皮帶在數位執法人員的"陪同"下走出舷梯。他西裝褶皺,金絲眼鏡后的眼神布滿血絲,曾經不可一世的地產大亨,此刻在量子監控設備的掃描下,連藏匿在牙縫中的微型通訊器都無所遁形。
"許總,星寧集團的人想見您。"沈知意的聲音突然從執法人員的量子通訊器中傳來,全息投影在空中展開她清冷的面容,"關于您的爛尾樓,我們有個'重生計劃'。"
三小時后,許皮帶被帶進星寧集團的戰略會議室。巨大的全息沙盤上,全國237個恒大爛尾樓項目閃爍著紅色警示燈。沈知意輕點桌面,沙盤突然變化——紅色光點被藍色數據流覆蓋,智能機械臂、量子建筑打印設備、納米級建材依次浮現。
"傳統重建需要數年,我們只需要四個月。"沈知意調出技術參數,"星寧的量子建筑系統,能通過3D打印技術,將建筑材料誤差控制在0.1毫米內;智能機械兵團可24小時不間斷作業;而納米級自修復混凝土,能讓樓房抗震等級提升至12級。"
許皮帶的喉結動了動:"成本呢?這些技術的費用..."
"零成本。"沈知意微笑著展示合作協議,"星寧注資重啟項目,但建成后的樓盤產權將轉為共有模式。前三年,業主免費居住;三年后,可選擇以成本價購買,或繼續共享產權。作為交換,您需交出所有離岸公司的控制權,以及國內同謀的名單。"
消息傳出,輿論沸騰。社交媒體上,"免費住房"的話題閱讀量瞬間破10億。某爛尾樓業主在直播中哽咽:"等了五年的家,終于有希望了!"但也有專家質疑:"星寧這是慈善行為?背后必然藏著更大的商業布局。"
沈知意對此不置可否。在星寧的建筑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將量子定位芯片嵌入每一塊磚體。"這些芯片不僅用于建筑監測,"曹源博士調試著設備,"更是未來智慧城市網絡的節點。"當第一棟爛尾樓在量子建筑兵團的轟鳴聲中重新動工,無人機群在空中組成"星寧建造"的字樣,而樓體表面的光伏膜,已開始吸收陽光轉化電能。
許皮帶被安排在項目指揮部"戴罪立功"。他每天盯著智能大屏上的施工進度,看著曾經自己留下的爛攤子,在星寧的技術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蛻變。更令他膽寒的是,星寧的審計團隊通過量子算法,僅用兩天就梳理出他二十年的財務漏洞,那些自以為天衣無縫的逃稅手段,在絕對算力面前如同兒戲。
四個月轉瞬即逝。2023年11月10日,首批爛尾樓交付儀式在武漢舉行。智能門鎖自動識別業主虹膜,房間內的量子家電根據居住習慣自動運行;社區地下的超導儲能系統,將居民生活產生的能源轉化為電能;而樓頂的垂直農場,機械臂正在種植有機蔬菜。
"這不是簡單的房子,是未來社區的樣板。"沈知意在交付儀式上說道,全息投影展示著星寧的"城市共生計劃"——通過共享產權模式,將爛尾樓改造為集居住、商業、科研于一體的綜合體。業主們不僅能免費居住,還能通過參與社區建設獲得星寧的股權分紅。
在經濟層面,這場行動徹底改變了地產格局。恒大的債務危機因星寧的介入迎刃而解,而其他房企紛紛拋出橄欖枝,請求接入星寧的智能建造系統。沈知意趁機推出"建筑產業聯盟",要求所有成員開放數據接口,共享量子建筑技術。短短一個月內,全國30%的在建項目采用了星寧標準。
許皮帶在完成所有配合工作后,被判處有期徒刑。但他的故事成為商界警示:在星寧的量子審計系統與全球情報網絡面前,任何資本游戲都無處遁形。而那些曾經絕望的業主們,在新家中迎來了第一個春節,智能窗戶上的全息投影播放著煙花,窗外的星寧logo在夜空中閃爍,如同守護新生的燈塔。
這場由爛尾樓引發的風暴,最終演變為一場影響深遠的社會實驗。沈知意用科技與資本的雙重手段,不僅化解了一場經濟危機,更悄然重塑了人們對住房、對財富的認知。當媒體追問她的動機時,她只是輕描淡寫:"科技的終極意義,是讓每個人都能體面地生活。"而在這句話背后,星寧集團的商業版圖,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全球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