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穿著沉重的鎧甲行軍,那還沒打仗,就把士卒的力氣耗盡了。 盔甲是由后勤部門,裝著馬車運送,只有當斥候報告敵情,即將戰斗時,將軍下令后,士兵才會披甲上陣。 行軍要保持隊列,每行五至十里,就要停下來歇一歇,重新整頓隊形。 因為隊列就是戰斗力,隊列混亂,一旦遇襲擊,部隊就會崩潰。 大軍真實的行軍速度,步兵日行僅為三四十里。 因為軍隊規模、道路系統以及輜重補給,是決定行軍速度的重要因素,而這些條件,在古代都飽受制約。 大軍數量越是龐大,在古代道路條件下,行軍越慢。 除此之外,行軍路上的各種防護、探查等措施,也延緩了行進速度。 而且士兵體質大有差異,體力差的只能落在后面,高強度的急行軍,只會導致大量的士卒掉隊。 方辰發現這個兵馬大元帥并不好做,并不像電視里那么瀟灑,反而行軍路上有很多事需要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