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人山人海
同理,戛納與威尼斯亦是如此。
只不過相對于柏林和威尼斯,華語片更難受到戛納的青睞。
在柏林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上斬獲大獎的華語片雖然不多,但細數之下還是不少。
相較之下,戛納國際電影節,唯有陳愷歌執導的《霸王別姬》斬獲了金棕櫚大獎。
除此之外,沒有第二位在戛納拿到金棕櫚大獎的國內導演。
而這,也是陳愷歌拽到不行的底氣之一。
“這一屆戛納電影節的難度比較大,再加上戛納并不怎么鐘愛華語片,就算趕著弄一部藝術片湊過去,估摸著也不是很有機會。”
王樹心里明白這個道理,也就并沒有相應的想法。
對比之下,姜聞等人卻是熱衷湊過去。
畢竟是戛納60年,一甲子的功力,可比其它年份的戛納電影節璀璨多了。
只是,這一屆戛納電影節固然空前盛大,但競爭隨之也大。
似王樹這般前去參展非競賽單元自是自無不可,若是角逐主競賽單元就難了。
尤其是,這種年份,場外因素也變的更為重要。
華語片.更難。
可以說王樹雖然一直都想拍藝術片拿獎,但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角逐這一屆的戛納國際電影節。
其它年份的戛納國際電影節,他執導的華語電影或許有機會。
這一屆,機會極其渺茫。
沒必要為其浪費時間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