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威尼斯
在新加坡逗留了兩天,王樹與周海味一同乘坐飛機回國,梁家灰乘坐飛機回港島。
周海味如今定居京城,再加上之前回港時已經與家人朋友相聚過,也就與王樹一同回京。
至于鞏莉,她在新加坡停留幾天后,又趕赴美國好萊塢。
……
“迪諾先生,您想要購買《調音師》電影改編權的事情,我已經跟王樹導演交流過了。”
洛杉磯貝費利山,迪諾·德·勞倫蒂斯的家中,鞏莉登門拜訪。
迪諾·德·勞倫蒂斯,是著名的電影制片人,歐美電影界泰斗人物。
他一生致力于電影事業,共拍攝了近500部電影,為二戰結束后意大利電影業的復興作出了重大貢獻。
17歲進入羅馬電影實驗中心,當過演員、道具管理員、制片助手等。
20歲在羅馬和都靈開始制片工作,并和制片家卡洛·龐蒂成立龐蒂—德·勞倫提斯制片公司,制作了費里尼的《大道》和《卡比里亞之夜》等藝術經典,該公司出品的諸多傳世佳作,在50年代曾橫掃戛納、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的大獎。
60年代,聯合公司解體,獨自成立“迪諾電影城”,從藝術轉向商業,制作了一批豪華史詩片,但意大利電影業發生危機,他的制片廠受到沖擊,1971年出售,轉移到美國,制作了大批模仿舊作的低質商業影片。
如今,他是歐美知名的電影制作人。
而鞏莉能與他相識,是歐洲三大的緣分,或者是《調音師》出現在戛納電影節被他關注到的緣分。
迪諾·德·勞倫蒂斯是通過歐洲三大成名,再去的美國,再加上他是意大利人,對于歐洲三大頗有感情,尤其是威尼斯電影節。
2003年,他甚至榮獲威尼斯電影節影展終身成就金獅獎。
至于鞏莉,她不僅是歐洲三大的常客,且還是2002年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
迪諾·德·勞倫蒂斯自然而然也就知道鞏莉這一號人,甚至在電影節期間,還與鞏莉有過短暫的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