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心里一跳
沒錯,別說是賺錢,收回成本都是不可能的。
好比王樹投資五個億拍攝一部電影,哪怕電影的質量再高,撐死也就能在內地院線斬獲3億的票房成績。
投資5個億,票房3個億。
3個億中,王樹作為制片方只能占據41%的分成,而這個分成中,還有發行方的15%左右,最后到王樹手中,也就幾千萬的樣子。
換言之,投資五個億,就算斬獲3億票房,出人出力不談,還血虧四個多億。
這四個多億想要不虧,就得從海外市場找回來。
如果海外市場票房慘淡,那么就似《投名狀》這般,血虧。
別看《投名狀》投資4000W美金,全球票房4288W美金,兩者相加減還多出288W美金。
實則4288W美金的全球票房并不是全部屬于制片方,扣除其中的各種彎彎繞繞,制片方的分成占比也就25%左右。
簡而言之,全球4288美金的票房,制片方大概也就分到1100W美金的票房。
投資4000W美金,收益1100W美金,血虧2900W美金。
雖說這個數據并不準確,道理卻就是這個道理。
現階段,內地電影市場的天花板有目共睹,這是硬性因素,不是電影的質量問題。
在這個時代,王樹但凡敢投資拍攝華語片《星際穿越》、《流浪地球》等大制作電影,百分百必虧。
哪怕他將這些電影拍的天花亂墜,也照虧不誤。
因為現實情況就是,再好的電影,在2007年銀幕數量有限.且經濟還未開始騰飛的內地,不可能取得超高的票房。
三個多億,已經是頂天的票房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