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錢好辦事。 很快。 當倒春寒的雨雪結束之時,沈烈動用了公賬,花費了上萬兩罰金,用東輯事廠的名義在距碼頭水關三里外的官道旁買下了一座貨棧。 還有上百畝地皮。 倉庫有了。 沈烈便又急急忙忙開始利用浙軍老卒,加上天津左衛抽調過來的青壯年,開始做起了倉儲物流生意。 他籌謀了許久的事情終于提上了日程。 二月末。 三月初。 暖陽照耀下的京杭大運河,冬日里需要每天鑿開的冰層開始融化,讓漕運通行便捷了許多。 耽擱了一個冬天的漕糧,商賈蜂擁而至,整個通州碼頭對于苦力,腳夫的需求量暴增。 上午。 暖陽高照。 喧囂中。 沈烈與白廣恩父女,在修繕一新的貨棧中徐徐踱著步子。 貨棧很大。 很簡陋。 可視野所及之處,一個個身穿紅色坎肩的后生,又或是風燭殘年的浙軍老卒,在貨棧中進進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