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此處有龍(7)
飛翔的西蘭人號。這艘從伊瓦爾手上奪過來的船只,是當之無愧的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戰艦。其巨大的船身宛如堡壘,甲板寬闊到可以并行數十輛馬車。它足足有九根桅桿、十二張船帆,另外還有六十八對需要十人共搖的船槳,光要使其在海上正常航行,需要的水手就接近千人。
甲板的兩側共配備著八架配重拋石機,其威力遠比普通的拋石機巨大,哪怕是飛翔的西蘭人號,也會因其拋射石彈的后坐力而劇烈搖晃。艾拉在古籍中找到了阿基米德設計的能夠減輕后坐力的裝置,把其運用在這種拋石機上,這才使得它能在船上使用。而取下其中的任意一臺,都能讓軍隊迅速攻破一個以堅固而聞名的堡壘。
在這八架拋石機的中間,如今又加設了一共十六架巨弩。其彈藥并非常見的弩矢,而是特制的長矛。這是七丘帝國工程學的結晶,七丘帝國的軍隊會使用這種巨大的武器將長矛釘在敵人的城墻上,然后踩著長矛攀爬敵人的城墻。
在投石機、巨弩和桅桿之間還留著巨大的空隙,當把船帆收起時,這些地方就成了放飛熱氣球的場所——不收帆的話在船頭也能放,但是數量會少很多。在風向正確的時候,熱氣球可以用于偵查;即使風向不對,用繩索拴著放高后也能替代瞭望塔的作用;在海戰時,熱氣球還可以裝載海洋之火,從空中對敵人的艦隊進行襲擊,總之用處很多。唯一的問題是,熱氣球總是不能準確地回到甲板上,每次放出熱氣球,艾拉總得派出小船搜索、打撈落水的船員。
船頭部位原本是噴射海洋之火的地方,現在變成了艾米雕像,用于在遠航時鎮邪避災。雕像上的艾米右手抱著一本書、左手舉著一支火炬,在晚上為船只照明。
甲板下方共有四層。第一層最靠近船首的右側艙位是這艘船指揮官的房間,不過住在里面的并不是艾拉,而是艾拉提拔上來的一個將領。指揮如此大的船只航行是一項十分復雜的重活,而且需要相當的航海經驗,艾拉航海經驗不足,無法擔任。而且艾拉是把這里當房子住的,她并不想在晚上睡覺時還要爬起來指揮船只的航行。
第一層右側第二間船艙是整艘船上最大的,不過卻空著。這里本是伊瓦爾的房間,后來的安德烈亞也住過。里面的東西都沒怎么變動,艾拉把這里空著,以示對這艘船原本主人的最基本的敬意——不管怎么說,最后給拉格納致命一擊的人是他,而不是艾拉或艾米。
艾拉的房間是在第一層右側第三間,里面堆著滿滿的文獻。另有一個可以橫向推開的木窗,伊瓦爾用它對外展示綠色的鬼火,艾拉則在窗邊配備了一個小小的赫爾墨斯之眼,鏡片帶著點綠,不夠透明。透明的鏡片很稀少,被艾拉用在更重要的地方了,但勉強還是可以通過這個赫爾墨斯之眼來觀測遠方的情況。
第一層的船艙大多由軍官等重要人員使用,剩余的船艙則被用來當做貨倉。其中,艾米的房間是在第一層的船尾。這樣,船頭和船尾就都有可以在緊急時刻發號施令者,匯報情況的人員也不用一股腦地往船頭擠了。
第二層是水兵室,是士兵們的住所。住在這一層的主要是甲板工作人員。除了睡覺的艙室外,這一層還有一個較大的船艙,供士兵們空閑時賭錢、下棋、喝酒用。在船只停泊時,這個船艙總是爆滿、并且充滿酒氣。不過一旦船只開始航行,來這里的士兵就寥寥無幾了——遠洋航行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士兵們需要日夜倒班,睡眠不足是常有的事,很難有空閑的時間。但酒氣卻還是常有的,在大海上連月地航行,如果沒有酒化憂解悶,士兵們很快就會騷亂。而且,酒和水一樣,是士兵們所需水分的一個重要來源。
醫務室和廚房也在這第二層,配備著專門的醫生和廚師,都是花重金雇傭的。原本艾拉想讓帕拉塞爾蘇斯擔任醫生的職位,可惜帕拉塞爾蘇斯忙于處理英格蘭的黑死病疫情,無心出海。此外還有一個專門儲備木材的倉庫,用于船只的緊急維修,當然也相應地配備了木匠。
第三層也是水兵室,飛翔的西蘭人號上的六十八對船槳就是在這一層,負責劃槳的士兵就住在這里。此外還有空閑的艙室,則是作為貨倉使用。
至于第四層則是物資倉庫。由于至關重要,所以它才被設置在即使發生海戰也不易損毀的最底層。里面儲備著士兵們賴以為生的食物和水,還有蓄養室,養著一些羊和牛,用以改善士兵們的伙食。甘送的那頭灰熊、以及被捕的伊波利塔,都曾被關在這里。
“陛下,雖然你說呂貝克的商船裝滿了貨物,可這種移動要塞……就算不裝貨物也比對面重很多!”
船只離港口后,艾米依然憂心忡忡。
“要不陛下,我們先回港,把投石卸掉幾個再追?”
“那怎么行!我們這次可是要出海對付惡龍的,怎么能夠為了呂貝克而削減遠程火力!”
艾米擔憂地望了望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