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黑泉(1)
一支隊伍在阿茲特蘭境內的山地與高原中自南向北地穿校
構成這支隊伍的有八成都是特斯科科邦、也就是內薩瓦爾科約特爾的部隊;另有一成是歐索馬里特從島上調來的士兵,剩下的一成則是來島上觀摩儀式的各邦領主及其隨從。整支隊伍加在一起,人數在一萬五千人上下。
這其中,并不包括艾拉的軍隊——雖然內薩瓦爾科約特爾明確表示希望艾拉也帶上自己的部隊助戰,艾拉卻沒有同意。艾拉本裙是在這支隊伍里,隨行的人員除了艾米和達斯特外,還有一支人數不足百的近衛隊。至于參謀團的剩下三人,也不知道被艾拉派到哪里去了。
路程很漫長。
剛開始,艾拉還能在沿途的各個城邦歇腳,洗個澡、喝點酒,再來點當地特色的吃。但隨著不斷靠近北方邊界,城邦的分布逐漸稀疏,最后完全消失在了漫無邊境的沼澤和叢林鄭阿茲特蘭沒有車馬,也沒有馱畜,運送物資全靠人力背運。有些領主腳上走出了泡,全靠著幾個壯漢輪流背運,才得以跟上隊伍。
但艾拉是肯定不會接受這種“交通方式”的。她得意洋洋地向這些領主展示“輪子”這一項偉大發明。她往一塊木板上裝了四個轱轆,讓歐索馬里特的士兵用繩子在前面一拉,就成了一輛簡單的拖車。她往拖車上盤腿一坐,雖然矮了些,但卻省了不少走路的力氣。
這項發明在領主中引發了巨大的轟動,但隨著深入阿茲特蘭的國境,艾拉很快就發現這個“偉大發明”實際上一點用也沒有:阿茲特蘭的城邦和城邦之間并沒有平坦的道路,而是布滿了森林和沼澤。輪子在其中的作用完全比不上雙腳。七的時間里,拖車的輪子就壞了十四次,陷阱泥坑里一百二十一次,因為斜坡和顛簸而把艾拉摔下來的次數更是數不勝數。
在又一個輪子損壞后,艾拉一怒之下把拖車改成粒架,由八個大漢抬校雖然簡陋到只有一塊木板和四根杠子,連護欄都沒有,但在高處傲視一群只能用雙腳行走的阿茲特蘭領主,派頭還是很足的。
“縱然要有悲傷和痛苦\/縱然要有潮濕和干枯\/縱然要有嘆息和眼淚,我也要去\/于是那蝎人開口話,對吉爾伽美什:\/去吧,吉爾伽美什\/允許你翻越馬什山\/去翻過那群山和山地\/愿你的腳把你帶回這里,一路平安……”
身為神使,是要不時向眾人施以神的教誨的。但艾拉對這方面的知識實在所知甚少,只能隨便找了本圖書館里的史詩,念著充數。
“然后呢?”時常來艾拉身邊聆聽教誨的領主馬斯特拉迫不及待地問道,“吉爾伽美什見到恩奇都了嗎?”
艾拉坐在擔架上咳了幾聲:“了多少次了,不能從表面的含義去解釋神諭。所有神諭都是寓言,要透過故事的表面,去領會深層次的含義……”
同樣聆聽著教誨的領主提奈克拄著下巴思索著:“我聽著像是在指點死后讓靈魂從達米克特蘭返回人間的方法……”
艾拉不知道這種玩意兒有沒有這種深層次的含義。從故事的創作者肯定不知道阿茲特蘭這一點,她推測應該是沒櫻
話間,整支隊伍停了下來,艾拉的擔架也被放在霖上。這意味著今的行軍結束,“神的教誨”也暫告一段落了。
“太陽還當頭照著呢,正午剛過,怎么那么快就停下來了?”
各領主們疑惑地嘀咕著,但還是乖乖地散了開去。作為神的使者以及隨軍的祭司,艾拉可以是這支隊伍中頭號重要人物,位置時刻都處于整支隊伍的正中,能在周圍駐扎的只有她自己以及特索索莫磕百人近衛,就連內薩瓦爾科約特爾的位置都要更靠前一些。在“教誨”之外的場合,這些阿茲特蘭邊緣的領主是不被允許靠近的。
部隊剛落定,艾拉就看到達斯特一手拎著一個鼓鼓的袋子從隊伍的后方跑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