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閔州宏圖
袁書站在營地邊緣,望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夜幕降臨,篝火的光芒在她臉上跳動,映照出她深邃的眼神。
"李高,"她輕聲喚道,"去請幾從閔州的難民過來,我有話想問。"
李高應是,不一會兒,幾個面容憔悴的男子來到袁書面前,恭敬地行禮。
"給為不必多禮,"袁書溫和地說,"請坐下說話。"
待眾人坐定,袁書開口問道:"閔州如今的情況,可否詳細說來?"
一個中年男子嘆了口氣,開始娓娓道來:"閔州本為東國封地,地處偏遠,向來民生艱難。去歲北國兵臨城下,東國朝廷不戰(zhàn)而降,閔州遂成北國之地。"
"北國可有善政?"袁書追問。
另一個老者苦笑道:"何談善政?北國只派了一個總督駐守,此人名叫趙宏,乃是北國王室遠親。他不諳政務,只知壓榨百姓,搜刮錢財。"
袁書眉頭微皺,"閔州境內(nèi)究竟有何城池?似你們這般的難民又有多少?"
一個年輕人趕緊接過話頭:"閔州共有四座大城:閔陽、河口、青山、龍溪。閔陽為州府所在,其余三城分居東西南北。州內(nèi)還有十二個縣,數(shù)十個鎮(zhèn),百余個村,人口不知。"
"如此大的地方,竟只靠一人治理?"袁書不禁問道。
老者嘆息:"趙宏雖為總督,卻不理政務。各城各縣皆有官員,但多為本地豪強把持。他們勾結(jié)趙宏,魚肉百姓,所以民不聊生。"
袁書沉思片刻,試探:"難道就這樣任人魚肉嗎?"
中年男子搖頭:"曾有義士揭竿而起,卻被趙宏殘酷鎮(zhèn)壓。如今閔州百姓,要么忍氣吞聲,要么逃亡他鄉(xiāng)。"
聽罷眾人敘述,袁書陷入沉思。閔州之地,雖不及中原富庶,卻也地廣人稀,物產(chǎn)豐富。若能治理得當,肯定是一塊可以發(fā)展的沃土。
"終究苦的都是老百姓。"袁書感慨,"夜深了,諸位請回去休息吧。"
待難民們離去,李高忍不住問道:"袁姑娘,您是不是..."他沒直言,意思卻明顯。
李高從認識袁書開始,就知道,絕對不能以一個十五六的小姑娘來看待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