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四章 楚王繞柱跑
“元朝是怎么玩兒完的?就是把自己的鈔法玩兒壞了,發的寶鈔一文不值,沒人收沒人用,最后活活窮死的!
“父皇要是不吸取元朝的教訓,大明的鈔法一旦敗壞,國家就完了!你也不想等你孫子輩,就沒紙鈔用了吧?”
~~
元朝的殷鑒不遠,所以朱老板對寶鈔貶值還是很警惕的。并不像老六以為的那樣,完全放任寶鈔貶值。而是一直在積極維持它的價值。
比如洪武十七年三月,大明寶鈔發行還不到十年,朱元璋就下旨停發過。表面的理由是‘國用既充,欲紓匠力’,意思是寶鈔已經夠用了,讓造幣的工匠休息休息。
實際上是為了應對寶鈔不斷貶值,穩定商民對寶鈔的信心。
于是到了洪武十八年底,一貫鈔還能兌四百文……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寶鈔一貫兌銅錢二百五十文。
為了遏制寶鈔貶值,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朱元璋甚至下詔禁止在交易中使用銅錢,好歹沒有讓寶鈔徹底玩兒完。
不過他死后,先是好圣孫靖難,然后是好大喜功的老四修這個,建那個,六出漠北、七下西洋……這些都得花大錢啊!沒錢怎么辦?瘋狂發鈔唄,結果把寶鈔一氣干挺。
一文不值,徹底沒救……
~~
所以朱老板在暴揍老六一頓之后,還是不恥下問道:“那你說,該怎么辦?”
“其實,紙幣要想保持幣值穩定,做好三件事即可。一個是可以免費以舊換新。這樣就不會有新舊鈔的差別價格,百姓才不會拒收舊鈔,才能放心儲蓄寶鈔。”
老六便侃侃而談起來,要不是被揍得鼻青臉腫,倒也頗有幾分賢王的風采。
“二個是不能只投放不回籠,或是多投放少回籠。絕對不能表現出對銅錢的偏好,必須對寶鈔和銅錢一視同仁。只有朝廷堅信鈔就是錢,百姓才不會重錢輕鈔!”
“嗯……”朱老板和太子一起點頭,都聽得十分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