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一章 剛才外頭人太多
“太尉容稟,下官派來跟太尉初步接觸的。”乃剌吾答道:“太尉若是有興趣談一談,就派人去一趟慶州,把你的想法跟他們說一說。”
“唔……”納哈出點點頭,不禁有些后悔,早知道應該留下一兩個回去傳話的,現在可好了,把明國派來的人全都打趴下了,還得自己派人過去。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
話分兩頭,明軍這邊當然也不可能干等著納哈出的回復。把希望寄托在對手身上,從來是愚蠢的。他們有自己的計劃。
凡事有利必有弊,返漿期雖然不利于用兵,卻很適合在草原上搞工程。
別的季節,草原干旱,土地板結,想要挖個地基可不容易。但返漿期時融化的雪水無法滲透到地下,全都攢在地表層,把地面泡成了漿。這時候都不用鐵锨鋤頭,直接用塊木板都能挖出個大坑來。
挖出來的泥漿也有大用,直接放進木頭模具里,再摻上些河沙跟草屑,放在太陽底下暴曬。用不了兩天就成了曬干磚。這種土坯曬干磚,原料隨處可見,制作方法簡單,尤其是不需要火燒,即可成磚。是北方干燥地區的主要建材。
也多虧有了它,明軍才能在草原深處修建要塞。再者以元軍的攻城能力,土制城堡就綽綽有余了。
要是換了別的季節,光制作這些磚,就要多費很多功夫。而且返漿期還不用擔心元軍來進攻,當然要趁著這段時間,大搞工程了。
等納哈出的使者抵達慶州時,已經是四月天了。此時草原上冰消雪化,草木回春、綠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景象。
納哈出的人之所以要來這么晚,就是要給明軍一種雙方距離很遠,路非常難走的錯覺。以免被明軍推測出他們的大致方位來。
這跟當年契丹人故意帶劉敞從古北口出關,以顯示路途遙遠艱難,是一個道理。可見胡人的狡詐一脈相承。
利用這段時間,朱楨和傅友德已經在慶州和大寧之間修筑了五座要塞。
朱棣也率領自己的燕山三護衛前往通遼增援,跟王弼和郭英的部隊一起,修筑了一座通遼城。
老三則領著自己的太原三護衛,在大寧和通遼之間修筑了三座要塞,只要再修筑兩座,就能保證兩地間交通線的安全了。
哥幾個私下里抱怨,人家出塞是來打仗,我們卻是來干工地的。但他們都很清楚,只有這樣才能在草原上扎下根來,所以雖然嘴上抱怨,活兒卻一點沒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