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一家人才能吃掉多少,其他的全部進了工部這些技術人才的嘴里。 這也讓工部所有人對朱標,簡直是感恩戴德。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別說吃肉了。 尋常官員家里連吃飽,都是個問題。 而現在,他們過的日子比許多大地主、士紳都要好很多倍。 哪怕這整個工部最普通的工人,也能有錢糧,在應天城外起宅院,安安生生的種田。 朱標到來時,轎子停在工部大院門口。 此時的工部大院,已經又擴建了,面積跟整個紫禁城也差不了多少了。 可以說是紫禁城外院。 同樣防守難度也增大。 這才是最耗錢糧的地方,在封建時代想搞技術封鎖,沒有先進的設備,就只能用人力來彌補。 雖然已經是深夜,工部大院仍然燈火通明。 每個院落內都點燃了燭火,這些燭火的費用加在一起,都夠一座城池的百姓用上一年了。 還好酸堿工業那邊,搞出了工業蠟燭,可以批量化生產,這才降低了成本。 否則像之前一樣,用獸油點燈,全國上下的獵人都出去打獵都不夠。 “殿下。” 燈火之下,毛印的眸子里飄揚著幾縷火光。 “各地如今都安置了水車,謹防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