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殿試考卷
十三歲,就可以擔(dān)起重任。
謝瑯想想都覺得美,仿佛解脫那日就在眼前。
元景帝想到自己能教孩子握筆練字,頓時心情好了不少,但他仍舊有些不高興:“那你趕緊生,什么遲早的事情,人都是要死的,怎么不一出生就死了?”
謝瑯:“...陛下說的是,臣...臣努力努力。”
元景帝不信他的話,抬抬手讓他走:“將頭三名挑出來,朕是要看的。”
“是。”
謝瑯抱著卷子告辭行了禮,轉(zhuǎn)頭進了隔壁偏殿。
當(dāng)日下午,他便自己將二十份卷子排了名次,每一份卷子上還附了一張宣紙,上頭仔細(xì)地寫著卷子每一處的可取之處。
元景帝看完了幾卷,便問他:“若是以政論治民取士,那文筆辭藻便不作數(shù)了?”
謝瑯道:“陛下,臣認(rèn)為,朝廷科舉取士是為了治理百姓處理當(dāng)?shù)孛裆T事,而并非是為了看人家的字寫得多好看,詞句堆砌如何華麗,工筆之事,能表述清楚,讓人看得清,便足以。”
“而且.......”
“而且什么?”
“這些個字跡絕佳之人,大約都是世家子弟,大盛朝八十年春秋,世家之勢日漸強大,臣以為,若是二者能力相當(dāng),取士當(dāng)取寒門最佳。”
這是防止那些世家勢力過大。
故而提拔寒門,于如今的朝堂來說最好。
世間安有兩全法,總是要有取舍。
若是他只是謝瑯,是景陽侯,是侍御史,那這些委實不用他費心,但他想為了自己的崽鋪路,自然得幫他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