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
“因為運輸比較方便,這就是第二點原因,為什么要把投資放在三四鄉的原因。”
“因為運輸也是一個很大的成本啊,而我們能夠為企業減少成本,這也是我們為投資商所做的好事。”
“但是很不幸的是,原來招商過來的酒企,因為自身的原因吧,資金周轉出現問題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我們不能保證每一筆投資都能夠落實到位,也不能保證每一筆投資都是正向生產,正向增值。”
“楊東同志必然了解這里面的情況,他親自招商引資的項目,也沒有百分之百的落實吧?也沒有百分之百的盈利吧?”
“黨員干部也是人啊,是人也會出現一些疏忽,更會因為不可抗力的因素,因為意外因素,出現一些問題,這都是很正常的。”
“最后我要說的是,不能因為投資失敗就放棄發展經濟,不能因為投資商的資金鏈斷裂,就放棄一筆投資,尤其是放棄一個已經建成的酒廠。”
“三四鄉也好,慶和縣也罷,甚至我們靈云市委市政府,都得想辦法救活這個酒廠。”
“一應俱全的酒廠,其實不難招商吧?”
“因此,我建議慶和縣想多想想,多做做,多問問,爭取把酒廠盤活。”
“經濟發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
“不能因為麻煩,不能因為復雜,不能因為沒錢,就放棄已經有底子的投資。”
“對于能夠挽救的投資啊,我們還是要加大力度進行挽救,從而獲得新的經濟增長點,民生的創新點,就業的需求點。”
“慶和縣全體干部,更不能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不能抱著看似沒用就要扔的心態,當家過日子要以節儉為主。”
“慶和縣經濟增長幅度高,但也不是隨意揮霍投資,隨意放棄利益的理由。”
“我在這里也強調一遍,有困難要上,沒有條件那就創造條件也要上。”
譚龍接下來的這一番話,硬是被他拽到了慶和縣頭上,從他的過失,從他的過錯,變成了慶和縣抱殘守缺,不肯變通,變成了慶和縣隨意揮霍,隨意放棄,得過且過,不肯節儉。
這些原本都是譚龍應該要負責的事情,結果在他的嘴巴里面,成了慶和縣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