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京都。 一大早天還未亮,便有大量馬車從京都內四方府苑中行出。 馬車上不同的花紋符號,隱隱標示了車中之人的身份。 官。 而且是能面圣的大官。 馬車順著大道,似慢實快,很快便來到了京都的核心——屹立在城中央的皇宮前。 來到皇宮,官員們便紛紛下了馬車,徒步前行。 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便來到了昌隆殿前。 昌隆殿,乃周國早朝議會之所,皇帝于此地上朝,聽百官言,聞朝議,決民生。 然…… 那是三十年前。 自打三十年前凌家覆滅之事發生后,當朝陛下周昌帝,周知昌,便沉迷仙道,漸漸不理國事。 原本按照規矩,這早朝應當是一日一開,卻慢慢變成了三日,五日,七日,一月…… 直到現在的……三個月一次。 思及此事,部分忠心的大臣免不了捶胸頓足,哀嘆一聲仙道誤國,長生毀民生。 但這種人,一般都撐不住三十年之久,早早的便告老還鄉或是因忠言逆耳而遭到貶黜。 現在還能上朝的是什么貨色,自是可想而知。 當然,也不能說現在站在這兒的,全都是臭魚爛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