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詩集第一篇“貓的命名”和結尾倒數第二篇“貓的稱呼”,這兩首分別是提綱和總結性質的概括詩以外。 顧為經數了一下。 《老負鼠的實用貓經》之中,從開篇的“甘比貓·年老的珍尼點點”,“勇猛貓·缺少耳朵的格羅泰格”……到結尾處的“城市貓·胖子巴斯托佛”。 詩人艾略特筆下,總共出現了十二只性格各異,生活各異的貓咪。 中間“獅子狗與伯里克狗的駭人之戰”一節短詩里,還有做為插曲出現的兩只打架的狗狗。 音樂劇會有輕微的不同。 安德森·韋伯以這組經典童話詩里的貓咪們為藍本。 他把所有關于貓的敘述詩篇都在舞臺上串聯了起來,并加以故事化的敘述。 音樂劇版本的《貓》故事的背景被設置在了倫敦夜間的垃圾場。 就像那些經久不衰的都市傳說一般,貓咪是夜晚的精靈。 城市的白天是屬于人類和他們的狗的。 到了夜晚,則是貓們興風作浪的天地。 當大都會里生活的人們在月光下睡去的時候。 貓貓們則偷偷齊聚一堂。 決定開一場關于“新生”的大會。 前來開會的每一只貓都要在舞臺前,講述出屬于自己的故事。 最后。 當聽過所有貓所敘述的過往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