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
畢竟是同床共枕的枕邊人,雖然她前生沒能看清楚此人的狼子野心,但多年的夫妻,大抵的性情還是了解的。沈玉容生性謹慎,做事考慮周全,一定不會在這個關頭讓永寧這么做。
但永寧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時日,要徹底的將風頭避過去,等個三五年,怕是耗不起。因此,永寧和沈玉容之間,必定會因此事生出嫌隙,弄出波折。
那就是她的機會。
姜梨的目光從殿中眾人臉上掃過,成王的氣急敗壞,李仲南的惱火,姜元柏的愕然,季彥霖的疑惑,葉世杰的驚詫,沈玉容的故作鎮定,洪孝帝的意味深長,還有姬蘅的笑。
他的笑,帶著一點隔岸觀火的輕松,又有些知曉彼此秘密的心照不宣,一雙眼睛瀲滟動人,仿佛發現了什么有趣的事,似乎還帶了幾分欣賞。
他是知道的,他什么都知道。
姜梨低下頭去,今日這一戰,她盡了全力,索性,她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
為薛懷遠平反,讓馮裕堂血債血償,最重要的是,她在永寧和沈玉容之間埋下了一顆種子,這種子終將破土發芽,在他們二人的土地上形成一道永遠不可調和的裂縫,姜梨就要以這道裂縫,劈開一條口子,開始復仇的道路。
這只是一個開始,她這樣想。
……
關于薛家一案的廷議,就這么結束了。
這一場廷議,以周德昭提審開始,成王譏嘲為先,卻不知不覺得,被姜梨一手主導。一直到了最后的結束,一切都在姜梨的掌握之中。
但這樣的結果似乎沒什么可辯駁的地方。
燕京百姓們同樣關注這一場廷議的結果,姜梨帶著桐鄉人在長安門前鳴冤鼓的動作,已經讓整個燕京城的人們都知道。無意中,也得知了這樁案子的來龍去脈。所有人都為薛家一案揪心著。
因此,廷議的結果出來后,短短一個時辰,幾乎整個燕京城都傳遍了。
那薛懷遠果真受了天大的冤屈,分明是好官,卻被害的如此田地。眾人也曉得了,薛懷遠曾經叫薛凌云,做的是工部尚書,燕京城的運河,便是他主持修繕的。
運河一事,造福多少百姓,燕京百姓聞言,幾乎要與桐鄉百姓一般,為薛懷遠的遭遇大感不平。那馮裕堂被判處絞刑,百姓們便自發的要去親眼目睹惡人斷氣。
與此同時,還有一則傳言傳的沸沸揚揚,聽說薛懷遠入獄,是當朝永寧公主指使馮裕堂干的。這傳言沒甚么根據,且永寧公主和薛家也沒什么往來,因此說的時候,并不能找到切實的根據。但說的人多了,漸漸整個燕京城的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