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987
轉眼「盒馬」已經開業三個月,會員數量已經攀升到8萬,眼瞅著農歷春節前突破十萬已成定局。
劉森已經在計劃開設分店了。
隨著會員數量節節攀升,一家門店肯定無法承載這么多會員,而且不少會員都要從九龍過來,路途還是太遠。
「那就等忙完年關這陣,明年再在九龍開設一家分店吧。」
見秦浩同意了自己的方案劉森臉上也不禁露出喜色。
秦浩見狀還是忍不住給他潑了一盆冷水:「香港畢竟只有這么多人口,按照盒馬的模式,最多開設三家分店就已經是極限了,再多只會增加運營成本。」
本質上來講,「盒馬」賺的是會員費的錢,開設分店也是為了方便會員能夠就近購物,分店的數量上升所帶來的營業額收入僅僅只能應付人工水電這些基礎成本。
就以這種模式而言「盒馬」在香港是做不大的。
劉森聞言不禁有些失望,不過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大陸!大陸有足夠多的人口,廣闊的市場,我們可以把分店開到大陸。」
然而,秦浩依舊搖頭:「盒馬的模式不適合大陸,至少目前不適合。」
「為什么?」
「大陸如今一個普通工人的平均月薪只有三十幾塊,要讓他們花三個月工資辦一張會員卡,而且還要每年續費是不現實的。」
「當然,大陸的潛力是非常大的,再過十年就能擁有承載盒馬的消費能力。」
「在此之前,我們可以走常規超市的發展模式,先行搶占市場。」
就以盒馬現在的規模和知名度來說,跟沃爾瑪這些國際巨頭完全沒法比,但是有一點秦浩是占據優勢的,那就是沃爾瑪這些國際巨頭此時的目光都在瞄準歐美日韓市場,對于內地市場并不怎么上心。
秦浩現在要做的就是打一個時間差,在這些國際巨頭進入內地市場之前,先搶占足夠多的市場,很多時候消費者的慣性思維就是企業最有效的護城河。
「嗯,有道理。」劉森雖然有些失望,不過依舊干勁十足,「盒馬」的成功給了他足夠的信心。
與此同時,秦浩的股票賬戶也在年底完成了清倉,最終賣出的均價是39塊2毛,一共是五十五萬股,刨除各項手續費用后進入秦浩銀行賬戶的是2100萬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