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高興
最近往煜北王府跑的女人不少,大抵是因為皇后壽宴上的驚鴻一瞥,大家都紛紛傳言,那個驚才絕艷的少年皇子他回來了。
當年十六歲的蕭煜軒,是多少京都少女的夢中情人啊!
四年了,很多人也并不曾忘記。
只是古代女子花期短,很多女子不像昌頤那般,等不了四年,大多嫁了人婦。
不過那也不妨礙她們使喚著家里的妹妹侄女之類的,幫著她們完成當年未完成的心愿。
她們似乎都忘記了,這四年間京都關于煜北王爺克妻的傳說,忘記了他曾經一年之內死了三個妻妾,忘記了之前他立下誓言,說要一生一世一雙人,絕不再納側妃的事。
這個時代沒有人會記住一個男人對女人隨口的誓言,在眾人眼中,男人對女人好那只是寵愛,一時新鮮,一時喜歡,過后不久,看到更好的,更美,更新鮮的,就會忘記之前那個。
在他們看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不光男人是這么想的,大部分女人也是這么想的。
誰家像煜北王爺那么高貴的人,一輩子只會有一個女人呢?
就算王爺想,皇室宗親會同意嗎?
女人又怎么會有皇家的子嗣重要呢?
她們都想過了,不管用什么手段,哪怕只要能得到煜北王爺一點點的憐愛,能生下一兒半女,她們的后半輩子也就算有了依靠。
榮華富貴至少是不愁的,將來也能進皇陵陪葬。
兒女都姓蕭的,皇室血脈,從出生就高人一等。
所以即使蕭煜軒始終擺出那生人勿進的姿態,甚至還有昌頤郡主掩面逃離煜北王府的前車之鑒,依然還是有一大群女人前赴后繼地想要沖進煜北王府。
好在煜北王府到底不是菜市場,不是什么阿媽阿狗都能進的,那些女人既沒有長公主那樣的母親,也沒有昌頤郡主那樣的封號,最多也就是在一些公眾場合發發瘋,倒是也干不出太過離譜的事來。
就這樣過了幾日,聽說南樾使臣到了京都。
南樾和西夙不同,西夙和東離雖然也不見得有多信任,但各自和親,交換質子,也算是保持了表面的和平。
但南樾對東離的敵意一向不加隱藏,在邊境也常有沖突,安國候顧宥漢就是守在北境,不過也只是負責北境一半的軍事,剩下的一半依然還是在曹家軍手中,這也是他為什么四十多歲就卸甲歸田回京的主要原因。
他在軍事上不是曹家的對手,曹家大部分軍隊甚至都壓在南邊,威懾南樾國蠢蠢欲動的邊境大軍。
饒是如此,他在北境也沒有得到過任何便宜。
渾渾噩噩從東離帝微時相識,到了如今,皇上的心頭大患依然不能解決,他感覺到了對方的幾次不耐。
要不是朝中實在沒有可用的將才,這個安國候也根本輪不到他做。
所以他痛定思痛,打算先回京,先將朝中的勢力鏟除。
至于邊境那邊……他們鞭長莫及,等曹家的人都成為了人質,他們也不敢怎么樣。
如今曹家青壯年一輩都在外,不是在北境苦寒之地,就是在南樾邊境守著。
還有一些小輩,比如寧州二百里的曹向武,曹英衛,也守著出海口,防止南樾國從海上繞道突襲。
南樾不服東離,但是忌憚曹家軍。
只要曹家軍在,他們就不敢妄動,但小規模的騷擾這幾十年來一只沒斷過。
他們可能也等著曹家軍什么時候敗落了,可惜,柱國大將軍今年九十五了,曹家勢力如日中天。
連東離帝都拿他們沒辦法。
柱國大將軍手上有東離太祖皇帝賜的龍頭拐杖,上打昏君,下打佞臣,一道圣旨分了他半壁江山。
雖然老人家從來沒有要奪東離江山,但曹家的兵權和手中的圣旨,是自太祖皇帝以來的三任皇帝都十分懼怕的東西。
每一任皇帝坐上那把龍椅,都要三不五時看看身后的曹家,深怕一個不小心坐得不穩,就被那龍頭拐杖給打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