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瀚一句話,收服漠南草原【求追讀】
如今王保保與奇皇太后和小皇帝愛猷是一條船上的,王保保自然要拼盡全力保證奇皇太后的權勢和地位。
當奇皇太后來到漠北之后,整個大元朝廷的所有重要人物已經全部遷移到了漠北,王保保便以大元朝太子太師的名義輔左朝政,并且立刻下令給各個部落,讓他們的部落首領一起聚到漠北斡難河畔來召開納勒古臺大會。
納勒古臺,其意思就是諸王會議。
如今大元朝廷雖然有十多萬人跟隨遷移到了漠北,但是其他各個部落掌握的人口更加眾多,王保保想要團結蒙古草原各個部落,就必須給他們充分的重視。
這個納勒古臺大會上,大約太子太師王保保給予各個部落首領充分的自主權,僅僅要求他們在明軍進犯的時候提供必要的兵力保衛大元朝廷。
至于平常的稅賦和納貢,王保保則對于各個部落沒有絲毫的硬性要求,哪個部落如果想要孝敬奇皇太后或者大元皇帝,那么全憑他們個人的意愿,大元朝廷絕不強求。
其實這就是大元朝廷對于草原上各個部落掌控力有限的緣故。
對于這些草原部落來說卻并不買王保保的賬,他們原本在草原上能夠安安靜靜的過日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元朝廷每年都會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無論是糧食還是布匹,通通都會滿足他們過冬御寒的要求。
而現在大元朝廷撤退到了漠北草原,已經是自身難保了,根本無法再給他們豐厚的賞賜。
各個部落今年如何度過難熬的冬天,還沒有一個萬全之策。
又怎么會有人主動去給大元皇帝和太后孝敬什么牛羊食物。
那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所以這個納勒古臺大會召開后,雖然在名義上各個部落依舊尊奉大元皇帝的號令和正統,但是各個部落首領返回之后,全都對大元朝廷失望至極。
如今天氣已經進入秋天,一些缺乏糧草度過冬天的部落,已經開始磨刀霍霍。
正所謂鄰居屯糧我屯槍,鄰居便是我糧倉。
如今南邊的大明軍隊所向披靡,屬于各個蒙古部落不敢去招惹的對象,蒙古部落自然不敢去南下打草谷搶劫。
如此一來,他們的搶劫對象就變成了自己在草原上的同胞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