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巨額白銀稅金
應天鐵廠隸屬于大明七海商號,七海商號明面上的掌柜東家是淮安侯李貞,其背后的真正大股東卻是大明皇帝朱元章和朱瀚,以及一大批的文武功勛。
此時,應天鐵廠的工匠正緊鑼密鼓的加班加點修建著這座工廠。
應天府城內各行各業如火如荼的發展,大批工匠嚴重缺乏。
所以為了建設應天鐵廠,大部分工匠都是從全國募集請來的。
大量的工匠和技術骨干正在應天鐵廠里,按照工程圖紙進行建筑,一條條寬敞平坦的街道縱橫交錯,把原本就富麗堂皇的應天鐵廠裝飾的更加豪奢輝煌。
在傳統人們印象中傻大黑的鐵廠,在朱瀚設定的修建方案當中,卻擁有巨大寬敞的廠房,廠房上安裝的窗戶全都采用透明玻璃。
如今透明玻璃雖然已經大規模生產,但用來當做窗戶,卻還是許多富人才能夠用得起的,普通人眼中這應天鐵廠就是奢侈輝煌。
張五六是淮西的一個農民,當年紅巾軍造反的時候,他嚇得躲在山里不敢出門,后來大明趕跑了蒙古人,創建了太平盛世,張五六這才出來闖生活。
但這個時候,張五六發現天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張五六的許多老鄉和鄰居都因為參軍,擁有了自己的土地,而他自己卻什么也沒有,只能繼續去當佃戶。
親朋好友的發達,讓張五六也有了闖一闖的決心。
不過一沒有膽量,二沒有技術的,他在來到應天府之后,只能憑借一把的力氣,應聘到了應天鐵廠當力工。
張五六今年二十九歲,是個典型的北方漢子,長相粗獷,性格耿直,脾氣暴躁。
不過他的力氣很大,每次扛泥包,都跟拎麻袋似的。
這天,張五六已經扛了十幾擔,重達好幾千斤的水泥包,滿臉汗珠,累的快虛脫了,走著走著腳步一滑,差點摔倒在地上。
這時,一輛馬車慢悠悠的駛入應天鐵廠的大院中,停在張五六身邊。
車夫掀開車簾,一個身形高大,三十多歲的男人跳下車,扶起張五六,關切的詢問道:“老兄,您沒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