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水利建設提上日程
工部尚書仔細端詳著圖紙,不時點頭稱贊:“殿下此圖詳盡周密,實乃佳作。不過,水利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且需地方官員全力配合。”
朱瀚點頭表示贊同:“尚書大人所言極是,本王已向陛下請命,挑選得力人手,著手準備。但本王深知,僅憑朝廷之力尚顯不足,還需尚書大人及工部同仁鼎力相助。”
工部尚書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須道:“王爺放心,工部定當全力支持。老朽雖已年邁,但愿為殿下鞍前馬后,共謀水利之興。”
朱瀚聞言,心中大喜,連忙起身行禮:“尚書大人高風亮節,本王感激不盡。待水利工程告成之日,定當為大人請功。”
隨后,朱瀚又與工部尚書詳細討論了工程的具體實施方案、所需物資及人員調配等問題,直至夜幕降臨,兩人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交談。
次日清晨,朱瀚帶著工部尚書的鼎力支持,再次踏入了朝堂,準備向朱元璋詳細匯報水利工程的籌備情況。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肅立,氣氛莊重而緊張。
朱元璋端坐于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群臣。朱瀚穩步上前,行過大禮后,沉聲道:“陛下,微臣已按旨意籌備水利之事,現將詳細情況稟報于陛下。”
朱元璋微微點頭,示意朱瀚繼續。朱瀚取出圖紙,緩緩展開,邊展示邊講解:“陛下,此乃微臣與標兒親赴各地考察后所繪制的幾處關鍵水利工程的示意圖。微臣建議,先從黃河中下游及長江流域的幾處要害之地著手,興修灌溉渠道,以解百姓灌溉之困。”
朱元璋仔細審視著圖紙,不時點頭,顯然對朱瀚的籌劃頗為滿意。“瀚弟思慮周全,此等工程,利國利民,朕心甚慰。然,此事體大,所需人力物力非同小可,你有何良策?”
朱瀚早有準備,躬身答道:“陛下,微臣已與戶部、工部商議,決定先調撥國庫銀兩,并動員地方官員與百姓共同參與。同時,微臣也擬定了詳細的監督與考核機制,確保每一分銀錢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份勞力都能發揮最大效用。”
朱元璋聞言,面露贊許之色:“好,你有此等籌謀,朕心甚安。不過,此事還需得力之人主持大局,你可有人選?”
朱瀚略一思索,道:“陛下,微臣以為,此事非太子殿下莫屬。標兒心懷百姓,又頗有才干,且對各地民情了如指掌,由他主持,定能事半功倍。”
朱元璋聞言,目光轉向朱標,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朱標連忙上前,躬身行禮道:“父皇,兒臣愿擔此重任,定不負父皇與瀚王叔所托。”
朱元璋沉吟片刻,終是點頭應允:“好,既如此,標兒,此事便交由你全權負責。瀚弟從旁輔佐,務必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朱標與朱瀚齊聲領命,心中滿是激動與責任。朱瀚深知,這不僅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更是對朱標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驗。
退朝之后,朱瀚與朱標并肩走出朝堂,朱瀚輕聲對朱標道:“殿下,此事責任重大,望你務必謹慎行事,切莫辜負陛下厚望。”
朱標神色凝重,點頭道:“瀚王叔放心,標兒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與瀚王叔所托。”
朱瀚聞言,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許:“殿下有此決心,實乃大明之幸。不過,水利之事千頭萬緒,非一朝一夕之功,殿下還需做好長期奮戰的準備。”